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医学课件】 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ppt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 徐州局卫检处 艾滋病对社会的影响 一、对社会的影响 艾滋病带来的过早死亡,造成劳动力减少和生产力下降 造成贫富差距和贫困人口增加 造成心理恐慌和社会不稳定 二、国内的相关调查显示: 感染HIV后: 1、失去工作 2、收入下降 3、孤儿孤老问题 4、医疗费用上升 艾滋病流行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已经显现 艾滋病基础知识 1. 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AIDS)医学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它是由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破坏人体免疫功能而使人体发生一系列不可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后导致患者死亡的传染病。 HIV——艾滋病病毒,它可依附在T4淋巴细胞表面进而侵入,并在其中通过逆转录酶的作用复制、繁殖,杀伤被感染的T4淋巴细胞,从而造成机体免疫缺陷的形成。 HIV/AIDS的发现 1981年发现艾滋病 1983年分离HIV-1 1986年分离HIV-2 1971年利比里亚Mano部落93份血清2份HIV-1阳性 1959年非洲1例镰刀型贫血症患者含有HIV-1抗体 HIV的起源 HIV源于非洲 HIV-1原始宿主黑猩猩(1999 Marlinin; 1959,刚果人) HIV-2原始寄主乌黑体白面猴(1992) 通过捕猎、宠物传入人类 HIV的主要蛋白抗原 Gag(核心蛋白): HIV-1为 P55、P24、P18 HIV-2为 P56、P26、P16 Pol(复制酶类):HIV-1为P66、P51、P31 HIV-2为P68、P53、P34 Env(包膜蛋白):HIV-1为gp160、gp120、gp41,HIV-2为gp150、gp105、gp36 HIV的生活周期 吸附和穿入 反转录和整合 病毒的潜伏 病毒基因的表达 组装和形态的发生 生活周期2天 HIV感染的基础免疫学 HIV进入机体引起机体免疫系统对HIV的反应,产生体液免疫应答和细胞免疫应答 体液免疫应答 结合抗体:无保护性,但在实验室诊断上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为env基因表达的gp抗体和gag表达的p24抗体 中和抗体 :有保护性,杀灭游离HIV, 在疫苗研制方面有重要意义(为什么抗体不能彻底消除HIV?) 细胞免疫应答 产生HIV特异的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可杀伤HIV感染的细胞。CTL表位同中和表位一样也具有高度变异性,从而逃避宿主的免疫作用 HIV的致病机理 1.原发性感染,窗口期; HIV在淋巴结内大量复制并释放,导致强烈的病毒血症 HIV全身淋巴组织和器官播散 出现亚临床型的淋巴腺病和急性HIV综合症 2. 潜伏期 产生HIV特异的免疫应答 血浆病毒血症和病毒复制 被限制,HIV聚积在淋巴器官 3. 发病阶段(AIDS阶段) 淋巴结的结构被破坏,病毒再次大量进入循环形成病毒血症 CD4+细胞的质量和数量也明显低下,使免疫防御机能衰竭 各种继发和机会性感染或恶性肿瘤发生,以死亡而告终。 AIDS的发病机制 艾滋病的发病机制产要是CD4+T淋巴细胞在HIV直接的间接作用下,细胞功能受损和大量破坏,导致细胞免疫缺陷。由于其他免疫细胞均不同程度受损,因而促使并发各种严重的机会性感染和肿瘤的发生。 是否只感染 T淋巴细胞? 几个重要概念 窗口期:HIV进入机体后,通常需要经过一段时间(一般为4-8周)才会产生抗体,这段时间叫窗口期。99%以上HIV-1感染者产生抗体的时间是在感染后3个月以内,极个别情况到6个月才可检测。 潜伏期:指从感染HIV到发病的这段时间。潜伏期平均10年,但视具体情况而定。 传染期:何时具有传染性?什么时候传染性最强? 艾滋病的临床表现 不明原因的发热 呼吸系统感染(如卡氏肺孢子虫、真菌感染) 消化系统感染(如隐孢子球虫病) 皮肤、粘膜表现感染(主要是真菌、巨细胞) 肿瘤(如卡波西肉瘤等) 神经系统病变 消耗性病变 呼吸系统疾病 卡氏肺孢子虫肺炎 消化系统疾病 口腔念珠菌病 隐孢子虫肠炎 神经系统疾病 弓形体脑病 皮肤、粘膜表现 Kaposis肉瘤 皮疹 4. 传播途径及预防 性接触传播 ●同性恋(homosexual) ● 异性性接触 血液传播 ●输入污染的血或血液制品 ●静脉药瘾 ●组织器官移植 母-婴传播 其他传播途径? 那些途径不传播? 日常生活一般接触不传播。 胃肠道? 接吻? 共用牙刷或剃须刀? 蚊虫叮咬? HIV/AIDS的实验诊断 1. 初筛试验

文档评论(0)

yuzong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