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七宝中学数列复习指要.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2七宝中学数列复习指要

数列复习指要 数列是高考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数列试题的特点是与函数、解析几何、不等式、微分等学科渗透,形成一些有一定综合性而又难易适中的试题,还有少量自定义的阅读理解题,以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复习过程中要引起重视。 一、 做好常规题 巩固根据地 高考的大多数题目是常规题,一些新题也依托于常规问题,复习中只有在做好常规题的基础上,才能上更高的台阶。 例1 填空题 (1)数列是项数为奇数的等差数列,它的奇数项和为36,偶数项和为30,则数列项数为 ; 解析 设数列有项,那么,奇数项和为,偶数项和为,解得n=5,所以共有11项。 本题考查等差数列性质:,其中,有些同学不能灵活应用,以致一筹莫展。 (2)数列是等比数列,则公比= ; 解析 ,又,后一式除以前一式得 。 本题运用等比数列推广的通项公式比较简单,此外,还要有整体消元思想才能想到相除。 例2 数列中, (1)若-2,求;(2)设,{}是等差数列;(3)求。 解析 (1)有些同学见到这个题目中有、、,一时感到不知从何处入手。其实,见到条件中有和,就应该想到递推公式 =-(2),从而有=-=。再结合(1)就看出应该变形为-2=2(-2),即=2,故{}是等比数列。因,=5,=3,=。 (2)要证明{}是等差数列,首先想到定义:-=-= ==,所以{}是等差数列。 (3)利用已知条件和(2)得 =4+2=+2,而=,=+×(n-1)=,,∴=+2。 此例说明解题时要学会及时沟通条件和结论之间的联系:已知可以推出什么,结论需要什么,如果能沟通就可以了,如果不行,还要对条件或结论作适当的变形或转化,直到沟通。 二、形式新颖题 化成常规题 近年有些试题表达比较新颖,通常平时很难模拟到,审题本身就是考查考生的一种能力------在考试的特定环境下,获取和应用信息的能力,除了考查数学,还要考查心理素质。 例3 已知数列、都是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其首项分别为、,且,。设(),则数列的前10项和等于(  ) A.55     B.70     C.85     D.100 解析 求数列的前n项和,首先应设法求出通项公式。由已知,,由于都是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所以,,又是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选C。 本题新颖之处在于下标的表示,准确、迅速求出就立刻转化为常规题。 例4 设数列{an}的首项a1=a≠,且, 记,n=l,2,3,…·。 (I)求a2,a3; (II)判断数列{bn}是否为等比数列,并证明你的结论; (III)求。 解析 用分段形式定义数列的通项不常见,这会给部分同学形成心理压力,但只要耐心认真读完题目,把自己的想到的都写出来(至少能求出a2,a3和 ),也就会做了。 (I)a2=a1+=a+,a3=a2=a+; (II)∵ a4=a3+=a+, 所以a5=a4=a+, 从而 b1=a1-=a-, b2=a3-=(a-), b3=a5-=(a-), 猜想:{bn}是公比为的等比数列。 证明:因为bn+1=a2n+1-=a2n-=(a2n-1-)=bn, (n∈N*) 所以{bn}是首项为a-, 公比为的等比数列。 (III)。 对一些形式新颖试题,要有耐心和自信心,就是要仔细读懂题意,相信自己一定能做出,这时大脑就会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再把自己会做的写出来,摸索前进,胜利就在前头。 三、学科综合题 击破分解之 数列与其它学科联系命题能有效地考查综合能力,因而为命题者青睐。对这类试题的基本解法是各个击破,把一个大题化成若干个小题或化成若干步骤来解。 例5 已知曲线C:,从C上的点作x轴的垂线,交于点,再从作y轴的垂线,交C于点,设,。 (Ⅰ)求的坐标;(Ⅱ)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Ⅲ)记数列的前n项和为,求证:。 解析 (1)从已知可得。 (2)要求,必须设法找出之间的关系。∵点在曲线上,∴的横坐标与相同,纵坐标与相同,即。 由已知,,又在C上,故,从而= ,。 (3)由(2)得 ,, ∴= 由于 ,故。 于是 。 本例把函数、数列、不等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2)要结合图形计算两次的坐标,从而得到和的关系;(3)也可以用累加法求,用放缩法得到 有一定技巧,因为无法直接求出,所以要把放大,这些在全国卷考题经常出现,复习要注意把握。 例6 已知函数,数列满足;数列满足。求证: (1);(2);(3)若,则当时,。 解析 (1)由于,只要证明即可。 用数学归纳法。n=1,已经成立;设时,。由于,但要直接证明还有困难。为此,要考虑函数在(0,1)上的单调性

文档评论(0)

xy8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