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定义平面图
Euler’s Contribution on Graph Theory Lecture 4 圖論之父 隆哈歐依拉(尤拉) Leonhard Euler (1707-1783) 沒有任何其他動物 比海豚更能 自得其樂! 具體的貢獻 解決七橋問題,進而引入歐依拉迴路。 求出多面體點丶邊丶面三者的關係式。 (*) 提出圖的模式來解決問題。 本日工作: 了解上述兩個成果並且分別給個證明。 說明它們如何被應用。 (*) 預備知識 – 圖論簡介。 哥尼斯堡的七橋問題 圖的模式 (Graph Modelling) 七橋問題 證明 ( ) 如果找個迴路,則該圖一定是連通 圖。 由於往前走的過程除非是終點,否則每 次通過點就會經過兩邊,因此,都是偶 點。 (首尾相同) ( ) 具有一定的難度! 技巧:滾棉花糖 由一點出發,由於每個點都是偶點,除非回到原出發點,否則一定可以繼續向前走。 如果有些邊還沒有走過,這些邊所形成的迴路有共同點 。現在按原來迴路走到 時就必定可以多走一些邊再回到 ,然後接回來原迴路。 從2.得到的新迴路邊數已增加;如果尚有剩邊未走過,可重複2.,直到得到尤拉迴路為止。 (Finiteness Principle) Another Proofs By induction on the number of vertices. By induction on the number of edges. By “contradiction”. Proof : Let the number of vertices with degree n be Vn, the number of regions bounded by an n-cycle be Fn. Then 2q = ?n?3nVn = ?n?3nFn. By – 8 = 4q – 4p – 4f, we have – 8 = ?n?3(n-4)Vn + ?n?3(n-4)Fn. This implies that there exist h and k such that – 8 = (h-4)Vh + (k-4)Fk where h and k are between 3 and 5.(?) Therefore we have 9 cases to consider! 定義 (平面圖) 一個圖如果它可以畫在平面上,使得任兩邊都沒有互相跨越的現象,則此圖為平面圖。 例8. 平面圖 若要求兩兩相連共10邊,則此圖不是平面圖。 問題: 對應於一個平面圖,我們可以算出該圖在平面所圍出來的區域有多少個嗎? 例9. 這個圖的 點數 p=8, 邊數 q=12, 區域數 r=6。 尤拉平面圖定理: 如果一個連通的平面圖點數、邊數及區域數分為p、q及r,則 p-q+r=2. 證明 利用邊數作數學歸納法。 加果一個圖是連通的 p 點圖,則它最少有 p-1 個邊。 具有 p-1 個邊的 p 點連通圖是樹圖,因此 n=1,由此推得 p-(p-1)+1=2 現在假設 p 點圖有 q(2p-1) 個邊及 r 個區域,於是圖中必存在一圈;在圈上任意拿走一邊得 p 點, q-1 邊及 r-1 個區域的圖。 由歸納法 p-(q-1)+r-1=2,推得 p-q+r=2。 ■ 推論 一個(p點)連通的平面圖最多有 3p - 6 個邊。 具有 p 點、3p - 6 邊的平面圖,每個區域都是三角形。 平面圖中一定存在一些點,它們的度數小於 6。 正多面體定理 正多面體恰有下列 5 種。 你(妳)會證明嗎? 正四面體 正六面體 正八面體 正十二面體 正二十面體 * * * * * * * * * * * * * 定義 (迴路與圈) 在圖中,由一點出發,經過邊到下一點,依次前進;如果回到原出發點就形成一個迴路。若是迴路上的點都不重複出現,這迴路也叫做圈。 (*) 在一迴路中必可找到一個圈 (圈至少有兩個邊)。 (**) 如果一個圖中所有點的度數都不小於2,則圖 中必可找到一個圈。 一筆畫問題 在不重複任何邊的情況下,由一個點出發,可以依次走完所有的邊。(出發點與終點不一定要相同。) 目標:由一點出發,在不重複邊的情 況下,走完全部的邊,再回到 出發點。 (尤拉迴路) 也許當時的人比較不聰明, 也許是因為沒有圖的概念, 也許…就是不知道為什麼辦不到。 (*) 這個問題輾轉傳到不到30歲的尤 拉那兒,他“靈機一動”,解決 了這個問題並且加以推廣。 例5. 定義 (圖的連通概念) 如果一個圖它的任意兩點都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