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3高考论语选读复习
2013年高考语文《〈论语〉选读》复习指导 选拔性考试,难度不可能小 示例一 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 (桀溺)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 …… 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24.桀溺和孔子的言论表达了他们对现实截然不同的观点态度。(1)你认为楚狂接舆会赞成谁的观点?颜回会赞成谁的观点?(1分) (2)你赞成谁的观点?为什么?(3分) 点评:难度太低,可能会有很大的变化 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24.孔子是如何评价师和商的?你是否赞同孔子的评价?为什么?(4分) 点评:此题难度较合适。 (2011年调研测试卷)阅读《论语》中的一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24.(1)从上述文字中,找出与《战国策》中的“苟无民,何以有君”思想相通的一句。(1分) (2)有若的观点体现了儒家的什么思想?为了践行这一思想,有若希望哀公采取的具体措施是什么?(3分) (2011年高考)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23-24题。(5分)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 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①也,而用②其不得为非也。恃人之为吾善也,境内不什数③;用人不得为非,一国可使齐。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韩非子》) 【注】①为吾善:自我完善。②用:使。③不计数:不能用十来计算;即不到十个。 23.从上面两段文字中,概括出孔子和韩非子的为政观。(1分) 孔子:_________ 韩非子:____________ 24.对这两种为政观进行简要评析。(4分) (2012年调研测试卷)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23—24题。(5分)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论语》) 子墨子言曰,“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 者,人必从而利之”。(《墨子》) 23.孔子和墨子的共同主张是什么?(1分) 24.简析孔子与墨子上述主张的差异。(4分) (2012年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24题。(5分) 《论语·乡党》:“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这段文字,据唐人陆德明《经典释文》的句读可以标点为:“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23.分别指出上面两种不同标点的引文中孔子对人、马的态度。(2分) (1) (2) 24.对照孔子的仁爱观,谈谈你对后一种句读的看法。(3分) (2013年调研测试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24题。(5分) (1)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论语·卫灵公》) (2)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23.谈谈你对“群而不党”的理解。(1分) 24.孔子的“矜而不争”与“当仁”而“不让”,这两种说法是否矛盾?试作分析。(4分) 基本观点梳理的思路 1.孔子提倡什么? 2.孔子反对什么? 3.有什么正面事例? 4.有什么反面事例? 5.内涵,理由,做法。 政治 一 为政以德 二 克己复礼 三 待贾而沽 四 知其不可而为之 第一板块 政治 1.为政以德:德政思想,均无贫。 2.克己复礼:礼与仁,孝悌。 3.知其不可而为之:孔子的精神和心态。 为政以德 身正(统治者做出榜样) 感化(小人必然被感化,不必采用“杀”和“刑” ) 文德(节用爱人,争取信任,反对暴政,提倡教化)) 道德 西周与春秋,周天子名义上拥有整个天下,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周天子再把土地分封给宗室、子弟、功臣,天子所封的就是诸侯国,那时国就是指诸侯国。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一What is the belief of the neoclassicists about literature.doc
- 科社期末考试.doc
- 细胞-10A.ppt
- Life in the future精读.ppt
- 二、规律填数.doc
- france法国时尚之旅(下).ppt
- 双D触发器CD4013中文资料.doc
- 翻滚吧!PPT!.ppt
- 广东工业大学考研真题-汽车理论-2006.pdf
- 专业的PPT素材-PPT目录集锦.ppt
- 河北省石家庄第二十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高中政治试题(含答案).pdf
- 安徽省淮北市国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含答案).pdf
- 安徽省安庆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政治试题(含答案).pdf
- 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检测政治试题(含答案).pdf
- 福建省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含答案).pdf
- 广东省惠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政治试题(含答案).pdf
- 福建省福州市第四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高中政治试题(含答案).pdf
- 安徽省合肥六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高中政治试题(含答案).pdf
- 山西省新高考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年期末考试政治试题(含答案).pdf
- 山西省新高考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年期末高中政治试题(含答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