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Creator 和vega prime的虚拟校园漫游系统的研究
摘要:该文以Multigen Creator3.2为主的多种工具进行场景建模;在场景驱动上选择Vega Prime 2.0,以VC.NET为平台,并采用多线程技术,结合arcgis矢量化工具,开发了一个虚拟校园漫游系统,实现了自动和任意漫游、碰撞检测、二维地图导航、场景汉字显示等功能。该研究对学校的环境规划、资源管理可提供先进的技术手段,对其他虚拟地理环境的构建以及功能实现也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虚拟校园;Vega Prime;Creator;多线程技术;Arcgis
中图分类号:TP39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9)35-10049-03
Study on the Virtual Campus Roaming System Based on the Vega Prime
JIANG Xin, QIN Fen
(College of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475004, China)
Abstract: The paper proposes a scheme of virtual campus modeling mainly based on Multigen Creator3.2, combined with other tools. Vega Prime 2.0 is chosen as the platform of campus scene driving. Based on multithreading technique and combining the vector tools such as arcgis, a three-dimensional virtual campus roaming system is developed and some functions such as automatic and random roaming, collision detection, two-dimensional map navigation as well as Chinese characters display function are eventually implemented. Such 3D system to provide advanced technology has a great application potential in the fields of the schools environmental planning and resource management, which is of reference significanc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other virtual geography environment and its functional realization.
Key words: virtual campus; vega prime; creator; multithreading technique; arcgis
该文以河南大学新校区为研究对象,以VP为场景驱动平台,Creator3.2为主要建模工具,重点研究了虚拟校园的漫游、碰撞、二维地图导航、汉字显示等功能。在总体设计中,包括场景建模和功能实现两大部分。
1 虚拟校园构建的重要技术
1.1 数据采集
1) 二维地图数据获取。目前校园平面图的制作一般是利用AutoCAD绘制,这种方法绘制校园图准确度高,但工作量大,耗费大量的物力和人力,而且渲染效着色效果比较差。该系统主要利用Google Earth提供的免费的卫星影像图,利用截图软件Snagit截图,然后用CorelDraw拼图处理,最后用arcgis9.2进行几何校正、配准,最终形成了精确的带地物名的校园平面图(图1)。
2) 地形数据获取。利用Creator建立地形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使用Terrain模块,通过DEM叠加数字影像,这种方式目前主要应用于有明显高程变化或地形起伏较大的区域。另一种方式为手动建模,主要针对于地形平坦、建筑物密集的地区。因为这种平坦的区域即使使用了DEM数据,在模型中的效果也非常不明显,另外,由于建筑物密集,许多实体要手动创建,使用数字影像效果反而不好。针对该校园地形的起伏小且建筑物较多的特点,在实际操作中,采用第二种方式处理。
3) 地物数据获取。地物数据是建模阶段的重点,它主要包括场景中三维模型的外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