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论文报告设计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
某煤矿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
及防治水计划等相关资料汇编
□□煤炭有限公司
二O一二年十二月
目 录
第一节 某某煤矿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 1
一、矿井基本情况 1
二、以往地质和水文地质工作评述 2
三、地质概况 3
四、水文地质类型 6
五、矿井水患类型及威胁程度 8
六、对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的评价 9
七、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的评价 9
八、矿井水文地质类型的划分及对防治水工作的建议 10
第二节 某某煤矿水文地质类型统计表 11
第三节 某某煤矿中长期防治水规划 12
一、计划编制依据 12
二、组织领导 12
三、职责及责任 12
四、矿区水文地质概况 13
五、矿井水害分析 15
六、防治水规划 16
七、防治水工程 17
八、探放水安全技术措施 17
第四节 某某煤矿二O一三年度防治水计划 19
一、地面防治水计划 19
二、井下防治水计划 19
三、避灾 19
四、物资配备 20
第五节 某某煤矿防治水岗位责任制 21
一、总论 21
二、领导岗位职责划分 21
三、职能部门和基层队班的岗位责任制 22
第六节 某某煤矿防治水制度 26
一、矿井水害防治技术管理制度 26
二、矿井水害预测预报制度 29
三、水害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32
四、测量工作制度 34
五、水患防治应急预案 34
第一节 某某煤矿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
根据《煤矿防治水规定》第十二条“矿井应当对本单位的水文地质情况进行研究,编制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并确定本单位的矿井水文地质类型。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由煤矿企业总工程师负责组织审定”的规定,为确保矿井安全生产,有针对性地做好矿井防治水工作,编制本矿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
一、矿井基本情况
1、位置及交通
某某煤矿位于□□镇某某村,行政区划属某某村。
,交通运输方便目前矿区仅设置1个采权人,即煤炭有限公司。。。
[2008]113号)批复了该报告。
3、上述地质工作基本查明了矿井内地层层序,初步查明矿井的地质构造形态、性质、分布范围、含煤地层含煤层数、层位及发育情况、可采煤层厚度、形态、产状以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特征及其开采技术条件,《资源储量结算报告》估算了矿井范围内的保有资源储量,所采用的方法正确、计算参数基本准确,计算结果基本可靠,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可作为矿井设计依据。
但也存在以下问题:
(1)含煤地层梁山组的上部为灰岩,发育有溶洞,历次地质勘探中只查明了大、小天坑,是否存在其它对生产构成威胁的溶洞尚不清楚;同时,报告认为黄龙灰岩为弱含水层,存在发育溶洞的可能。但从该矿及周边矿井开采情况来看,未发现底板有充水现象。企业今后应加强煤层上部溶洞及煤层下部黄龙灰岩含水性的资料收集与分析工作,指导矿井防治水工作。
(2)本矿区钻探资料有限,储量可靠性受到限制。
三、地质概况
(一)地 层
该矿井地跨百里荒煤田天马~周家冲矿区,出露地层由到为:第四系(Q)各地层分述如下:
(三)煤层特征及煤质
1、含煤地层
二叠系下统梁山组(P1L)是本区主要含煤地层,含煤三层(下、中、上三个煤层),分别编号Ⅰ、Ⅱ、Ⅲ。梁山组岩性特征由上至下为:
(1)黑色页岩和钙质粉砂岩,具微细波状水平层理,厚0.54~2.02m。
(2)炭质页岩:由下往上炭质成份增加,含细粒黑星点状黄铁矿,厚0.3~0.75m。
(3)Ⅲ煤层,整体上百里荒煤田厚度为0~2.2m,某某煤矿的此层煤不发育,不可采。
(4)石英砂岩(称上砂岩):具虫孔和磷木化石,底部有时为炭质页岩和粉砂岩或是石英砂岩夹炭质页岩,粉砂岩及煤屑,含星点状结核状黄铁矿,厚0.15~8.4m。
(5)Ⅱ煤层,厚0~3.70m。
(6)石英砂岩和粉砂岩(称下砂岩):厚0~9.7m。
(7)Ⅰ煤层:有时见此煤层,但厚度极不稳定,不可采。
(8)灰色~灰黑色粉砂岩和粘土岩,厚0~1.73m。
(9)底砾岩:砾石成份单一,上部砂质胶结,下部灰质胶结,厚0~1.60m。
2、煤 层
Ⅱ煤层是本区主要可采煤层,赋存于煤系中部,顶底板皆为砂岩、石英砂岩。煤层呈藕节状、透镜状产出,总体而言,浅部煤层薄,平均厚度0.49m,深部煤层更薄,平均0.4m,设计利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出煤层平均厚度为0.45m,煤层分层复合情况常见,不稳定,时有尖灭现象,在部分地段不可采,总体上看煤层薄、煤质发热量较高,属于较稳定至不稳定之间的过渡类型煤层。
可采煤层特征见下表。
可采煤层特征表
煤 层 煤层厚度(m) 顶底板岩性 稳定性 倾角
(。) 视密度(t/m3) 最小 最大 平均 顶板 底板 Ⅱ煤层 0 3.7 0.45 石英砂岩为主 石英砂岩、粉砂岩 较~不稳定 5~9 1.56 3、煤质及用途
(1)煤类:为1/2中粘煤。
(2)物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