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五章与地下水有关的环境问题
第十五章 与地下水有关的环境问题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过量开发与排除地下水引起的环境退化 第三节 过量补充地下水引起的环境退化 第四节 地下水污染 第一节 概述 环境问题的起因 包括地下水在内的自然环境是一个处于动平衡状态的大系统。 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活动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干扰了地下水的形成过程,就会破坏地下水的天然平衡,在一定条件,会导致环境质量的下降。相对于人类的不利干扰,生态环境的退化往往具有滞后性、不可逆性。这决定了生态环境问题格外敏感与复杂。 人类对地下水的不利影响通过三个方面发生:过量开发或排除地下水,过量补充地下水以及污染物进入地下水。前两者都会引起水文循环,渗流场及水岩(土)力学平衡的破坏,造成一系列不良后果。 与地下水有关的环境问既大体上包括以下方面。 1.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开采条件恶化,资源枯竭:六十年代以前我国华北许多地方的孔隙承压水都可自喷,七十年代以来大量开采,储存资源迅速消耗,造成了许多地下水位下降漏斗。单个漏斗的面积最大可达数千k m 2,漏斗中心水位深达数十米。 2.采排地下水引起地面塌陷:对上部覆盖有松散沉积物的岩溶含水层采排水,地下水位降到覆盖层以下时,覆盖层失去水的浮托力的支撑,加上地下水流速增大后,水流冲蚀颗粒,松散沉积物塌陷,地表形成许多塌陷漏斗。 3.拦蓄与引入地表水导致土壤次生沼泽化与盐渍化:拦蓄本区地表水或从外区域引入地表水进行灌溉,使地下水增加了新的均衡收入项而抬高地下水位,也将造成土壤次生盐渍化与沼泽化。 4.抽取地下水引起地面沉降。 5.海水或咸水侵入淡水含水层,导致水质恶化。 6. 天然条件下地下水水质因含某些元素过多或过少,饮用后引起地方病。 第十四章 与地下水有关的环境问题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过量开发与排除地下水引起的环境退化 第三节 过量补充地下水引起的环境退化 第四节 地下水污染 第二节 过量开发与排除地下水引起的环境退化 一、国内外过量开发地下水引起地面沉降的状况 半个多世纪以前,国外就开始发现因抽汲地下水而引起的地面沉降问题。 西哥墨西哥城自1898年到1956年累计地面沉降达5—7m之多。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泰国曼谷、日本东京都是世界上地面沉降强烈的地区。 地面沉降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后果 1922年口本关东大地震时,东京的江东地区大范围被海水淹没,高潮位时海水侵入原先的陆地。由此引起了注意,进行水准测量的结果发现了地面沉降。据统计从1961到1970年这十年中,东京江东三角洲约47km2面积内,为了克服地面沉降造成的危害,筑堤防潮,整修港湾河道及下水道,修缮民房等共计化费了820亿日元。 我国最早发现地面沉降的是上海,这里有厚约300m的海陆交互相第四纪沉积物。主要采水层为顶界70m左右的砂层,由地面到主要采水层之间为淤泥质亚粘土与粉砂互层。1922—1938年地面平均下沉26mm,至1965年沉降中心地面沉降最大值达2.37m。此外,我国天津、宁波、常州、西安、台北及河北沧州等市已发现有地面沉降。 地面沉降原因 粘性土层压密是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 地面沉降的中心往往与水位开采中心一致而且地面沉降又与地下水开采在时间上同步发生。由此认识到,大量开发地下水引起地层压密释水,粘性土中水的某些组分也随之进入含水层中的水层,还会使地下水水质发生变化。上覆松散沉积物的岩溶化岩层分布区,当抽排岩溶水使其水位低于松散沉积物时,由于失去水的托付力的支持,松散沉积物会塌落于洞穴中,在地表形成大量塌陷洼坑和漏斗。 二、开采地下水引起地面沉陷的机理 假设天然条件下,潜水与承压水水头相等(均为H1),且水位均位于地表。 1.承压含水砂层的释水压密:试分析采水前承压含水层顶板(0点)单位面积砂层的受力情况。 深度为h处的砂层所受的总垂直应力P等于上覆饱水土层的重量,即: P=γsat× h 式中:γsat—饱水上的容重,h—上覆地层厚度。 此垂直总应力由砂层骨架(固体颗位)及水共同承受。水所承受的应力相当于所谓孔隙水压力u,即: U = γΦ×h 式中:γΦ—水的容重,h—0点水的测压管高度。孔隙水压力u可理解为水对上覆地层的浮托力,由于这种浮托力的存在,使实际作用于砂层骨架上的应力减少。实际作用于砂层骨架上的应力称作有效应力Pz。 天然条件下处于力的平衡状态,总垂直应力等于孔隙水压力与有效应力之和,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