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诗歌形象题答题思路.pptVIP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歌形象题答题思路

①从物人一体的角度来把握事物的特点如:外形、内心世界、品质、感情等。 ②运用拟人手法来表述事物的特点和运用象征手法(托物言志)揭示蕴涵在事物中的意义。 鉴赏咏物诗时需注意下面两个方面。 事物形象鉴赏方法: (1)抓物象的特点; (2)抓“物”与“志”的契合点; (3)抓物象的特殊内涵。 基本步骤:提炼物象特征—抓“物”与“志” 的“契合点”—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 四,叙事诗要抓住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心理,表达人物的思想情感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问:诗中运用了什么手法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村 夜 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①诗首联写景,勾勒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②诗中人物形象是怎样的? 1.①诗首联以白描手法勾勒出一个寻常的乡村秋夜的清静图画。画面清凉疏淡,行人绝迹,小虫有声,秋色浓重。②诗中人物可理解为诗人自己。一个秋夜独立不落俗流,且有所瞻望的形象,他面对皎洁的月色和雪白的麦花,努力在排遣满心的孤寂、落寞。 诗歌鉴赏之 形象 考查角度:感受诗歌的形象,品味诗歌的语言,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 考查角度: 感受诗歌的形象, 品味诗歌的语言, 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 2007年辽宁卷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夜独坐 唐 王维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夜深 宋 周弼 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床对夜灯。 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 1、两诗中都写了夜景,又有所不同。请具体说明。 2、两诗中均有“独坐”,而作者心境不同。试简要分析。 1、王诗写的是“秋夜”,写了山中果落、灯前虫鸣的现象;周诗写的是“春夜”,写了春雪初停、残月挂山、溪水成冰的景象。王诗描写的是动景,周诗描写的是静景。 2、王诗写的是悲哀孤独的心境:一、二句写诗人独坐的孤寂和岁月流逝的悲凉;三、四句写草木昆虫零落哀鸣,更添悲哀。周诗写的是宁静安适的心境:一、二句写诗人独坐灯下苦读,不觉夜深;三、四句用“不知”室外景色的变化衬托了诗人夜读时的投入和专注。 鉴赏诗歌中的形象总说 (1)人物形象 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有别于小说中的“我”(非作者本人)。 (2)景物形象 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 (3)事物形象 诗人借助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如咏物诗的“事物” ,石灰,松,竹子,梅花,松树,菊花等 (1)明确诗中的形象是什么? (2)形象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3)形象的意义是什么(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一人物形象鉴赏的思维切入点和答案组织落脚点 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这首词前两句回忆当年在抗金前线的战斗生活:“关河梦断何处”是说一觉醒来,关河要塞不知在何处,意谓脱离了前线;“尘暗旧貂?”是说尘土积满从军时穿的貂皮大衣。下片表达敌人尚未消灭,自己衰鬓先斑的慨叹,“天山”代指抗金前线。“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表达了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幽愤。 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

文档评论(0)

zijing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