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概论1-110秋周一、二.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地震概论1-110秋周一、二.ppt

地震概论 教员:赵克常 助教:周一班:贾科、秦艳芳 周二班:荣扬名、贺伟光、徐伟慕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2010年9月13\4日 Introduction to Seismology 地震学(Seismology)一词源于希腊文Seismos,即地震(earthquake)之意,再结合logos科学(Science)一字而成,研究地震及其相关现象。 科技英语 English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还是 English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从汶川、玉树地震谈起 A类:自然科学 属于哪一类 自然科学? 中国科学院5个学部 数学物理学部; 化学部; 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地学部; 技术科学部。 课程内容 1. 地震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基本概念、观测事实、发展史、及最新进展 2.地球内部结构 3.抗震减灾 ,减小地震灾害 4.应用地震学 5.地学概述 6.宇宙、太阳系概要 7.海啸简介 教材 自编讲义:纸质讲义 扩充内容:讲义电子稿 上载到教学网上 课程网站 课程临时网站: 北大主页→教育教学 →北京大学教学网。 / 提升学生的ICT:信息与通讯技术(Information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 成绩评定 平时考勤 5 % 课堂讨论 10 % 作业(两次) 10 % 期末笔试 75 % 考勤 是否考勤? 地震概论 绪 论 第一节 地球科学概况 本节内容 1. 地球科学的目标 2. 为什么学习“地球科学” 3. 地球科学的科学位置与框架 4. 应用地球科学 5. 地学发展简史 6. 地球科学发展趋势 7. 中国地球科学的发展现状 8. 环境科学 9. 地球科学优先资助领域 10. 极地科学 1. 地球科学的目标 四大起源问题 判断:求知欲与生存的需要 学科建设:在边缘上寻找生长点 “问题地球科学” 2. 为什么学习“地球科学” 基本素质的需要 宏观更宏微观更微,“拆0”与“组装” 建立科学的思维方式 值得一学吗?认识.关心.重建.拯救 3. 地球科学的科学位置与框架 科学的概念 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玉. ---《礼记.大学》 天演论-严复将science译为科学。什么是科学? 什么是科学? 百科全书:科学是对现实世界规律的不断深入认识的过程。 爱因斯坦:设法将我们杂乱无章的感觉经验加以整理,使之符合逻辑上前后一致的系统。 李政道:科学是对自然现象的准确抽象。 框架 地球科学框架 固体地球科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大地测量学 大气科学:大气物理,大气化学,大气动力学 海洋科学 土壤科学 环境科学 C.S.H Composition(组成):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 Structure(构造):地球物理学.构造地质学.全球构造. History(历史):地史学.古生物学.全球变化. 4. 应用 矿床学 工程地质学 地震地质学 环境地质学 5. 地学发展简史 1735年Geology-----1790 课堂 水火不相容: Hutton -火成论 Werner -水成论 均变与灾变:C.lyell 1830《地质学原理》 Cuvier (灾变论) 固定论与活动论:Ъелоусов Wilson 6. 地球科学发展趋势 全球化趋势: GIS 数字地球 观测网络 数据共享 层圈无国界 相互关联的整体系统 多学科跨部门的综合研究:国际性研究计划 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 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 全球环境变化的人类因素计划(HDP) 国际岩石圈计划(ILP) 深海钻探计划/大洋钻探计划(DSDP/ODP) 全球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研究(GLOBEC) 世界大洋环流实验计划(WOCE) 6. 地球科学发展趋势(续) 研究功能-社会服务(研究功能的动力):找矿,社会型,环境型,气象计划 关键区域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