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要素异质性与要素禀赋同质化定理——基于三国贸易动态收益的一般均衡模型.doc
要素异质性与要素禀赋同质化定理——基于三国贸易动态收益的一般均衡模型
经贸论坛《国际贸易问题}2014年第1期要素异质性与要素禀赋罔质化定理一一基于三国贸易动态收益的一般均衡模型韩忠亮摘要:本文从要素异质性概念出友,将要素在形成过程中获得的初始生产力从要素的生产效率中剥离出来,通过比较不同要素的初始生产力水平,揭示要素之间质的差异。给出要素异质性的假定,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行业间贸易及发达国家之间的行业内贸易纳入一个框架,构建了一个关于三国贸易动态收益的一般均衡模型,推导出要素禀赋同质化定理:充裕要素同质国家的贸易收益均等,而充裕要素异质国家的贸易收益存在差异。该模型系统地解释了三代贸易理论未能解决的贸易收益的国家差异问题,为不同国家贸易效应的解释、政策调整以及预测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视角和参照系。在后续的研究中,还可以将企业异质性内生化,进一步推进企业异质性与贸易效应的研究。关键词:要素异质性;初始生产力;要素票赋异质性;贸易动态收益;要素禀赋同质性化定理一、引言国际贸易理论对贸易收益的研究始终存在困境:国家间的贸易如何能获得均等收益?影响贸易收益差异的根本因素是什么?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的获益如何不同于发达国家的问题,一直没有系统的理论框架予以解释。本文构建一个三国的动态贸易收益模型,试图系统地解释三代贸易理论未能解决的贸易收益差异问题。新古典贸易理论秉承李嘉图的古典贸易理论,认为一国分工生产比较优势产品、进口比较劣势产品,可以从要素的重新配置中获得收益,这是国家层面的静态贸易收益。Krugman(1979)的规模经济模型指出了行业层面的贸易收益:行业内贸易使得一国的出口企业获得规模经济效应,并让消费者以更低的价格消费更多的商品品种。Melitz(2003)将企业异质性引人克鲁格曼模型,指出行业内贸易的选择效应(低效率企业退出、高效率企业获得更大市场份额)提高了行业生产率。对于企业层面的收益,Burstein和Melitz(2011)指出贸易自由化鼓励出口企业提高[基金项目]本论文是作者主持的英国牛津大学课题;Researchon Heterogeneity of Factor Endowments and Derived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Asking for the Authority’ by Xi Zhongxun And China’ s Eco??nomic Transition;的研究成果之一;作者感谢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的资助(项目批准号为l1FJY006)。韩忠亮: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电子信箱han9999@126.como一14-
《国际贸易问题}2014年第1期经贸论坛创新力度,从而提高生产效率。Mayer和Melitz(2011)认为出口企业由于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必须调整产品组合,增强自己竞争力最强的产品的生产,而这将带来出口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上述三代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指出了贸易收益的主要来源,但没有具体讨论收益的更多来源与形式,也没有讨论国家间的贸易收益差异,因而无法解释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收益为何不同的问题。而借助要素异质性概念的后续研究,还可以将Melitz(2003)企业异质性内生化,推进企业异质性与贸易效应的研究,为贸易效应的拓展研究提供前提和研究基础。作为比较优势或规模经济贸易理论的扩展,已经有大量文献专门讨论贸易的收益,尤其是对贸易与内生增长方面的研究,如Young(1991)、Helpman和Grossman(1991)、Redding(1999)、Acemoglu和Zilibotti(2001)、Galor和Mountford(2006) 等发现贸易通过干中学效应、技术扩散效应、模仿与竞争效应等促进一国的技术进步,并指出由于比较优势行业的差异和人力资本绝对规模的差异,发达国家在贸易动态收益方面优于发展中国家。另一些不同视角的研究多立足于发展中国家,分析了发展中国家在资源配置、市场结构以及制度安排上的扭曲所带来的贸易问题或损失。如;资源诅咒;说(Audy,1993)指出基于比较优势出口自然资源等初级品国家因生产要素向资源产业集中,使经济增长和发展比自然资源稀缺的国家更慢比较优势陷阱;说(洪银兴,1997)指出发展中国家出口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结果是产业结构难以升级,而且容易掉入;比较利益的陷阱;竟次;说(Esty和Geradin, 1997; Chan, 2003)指出发展中国家为了在贸易竞争中获得成本优势,竞相降低环境标准和劳工标准,导致环境污染严重和劳动力生存质量下降Ngo、Riezman和Soubeyran(2007)指出劳动力市场的扭曲使劳动者的人力资本投资得不到应有激励,造成发展中国家的人力资本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