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藏族民俗风情赏析概要
藏族民俗风情赏析 背景概况 藏族是主要聚居在青藏高原,四川、青海、甘肃、云南等省也有分布。另外,尼泊尔、巴基斯坦、印度、不丹等国境内也有藏族分布。 藏族自称“博巴”(bod-pa)。这个名称的原来意义是“雅鲁藏布江流经之地”。 香格里拉 香格里拉(shangri-la)一词,意为心中的日月。 成名原因:美籍英国著名作家詹姆斯·希尔顿 于1933年写成小说《消失的地平线》——好莱坞制片公司买下版权将《消失的地平线》搬上银幕,立刻风靡全球——香格里拉一词被香港企业家郭氏家族买断,成为酒店的商号,进而风靡世界,成为世界酒店品牌的至高象征之一 ——这片想象中的人间乐土就成了“伊甸园”、“世外桃源”、“乌托邦”的代名词。 朝圣者 先引用电影《可可西里》的一句话:他们的脸和手脚都脏得很,可他们的心却是干净的。他们是那样一群执着的人,从心到身体。他们或许是这世界上最后一群能让我们为之震撼、为之感动的人了。从遥远的地方,或许几万里远,向着心中的圣地,向着西藏,向着布达拉宫,不停地长磕前行,身上脏得不能再脏了,衣服磨破了,手和脚也磨破了,但是他们不会在乎。他们的脸上总是有着坚定而淡漠的表情,眼神也只偶尔眺望远处无尽的雪山苍穹。 磕长头礼佛 磕长头,是佛教文化与汉族文化在西藏融合入的产物,源于汉文化的稽首,在佛教文化的感召下,信徒们为表明其虔诚,将跪拜礼演化为全身伏地礼拜。目的在于还愿、祈求佛主保佑赐福、免灾等心理意愿。 三步一磕,分为三种形式: 1.长途跋涉的磕长头 2.围绕寺庙磕长头 3.原地磕长头 拉萨的三大寺 公元1409年的甘丹寺:黄教的第一座寺庙 公元1416年的哲蚌寺:西藏最大的寺庙 公元1418年的色拉寺:第二大寺庙 甘丹寺 哲蚌寺 色拉寺 布达拉宫 “布达拉”系舟岛,是梵语音译,又译作“普陀罗”或“普陀”,原指观世音菩萨所居之岛。布达拉宫俗称“第二普陀山”。 布达拉宫 神奇的葬礼 天葬:把尸体背到天葬场,切割后全部由秃鹰吃掉。 水葬:是比较穷的人用的,把支解的尸体投入到水中或用白布裹尸整个投入到水中。 火葬:是对活佛和贵族的葬法。 土葬:对传染病人和犯人、被刀砍死的人实行这种方式。 塔葬:这是对有名望的活佛的葬式,方法是:用盐水擦尸体,风干后涂上香料,把尸体保留下来,放到灵塔里。 天葬 水葬 火葬 塔葬 服饰 藏族服饰无论男女至今保留完整。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服饰。 特点是长袖、宽腰、大襟。妇女冬穿长袖长袍,夏着无袖长袍,内穿各种颜色与花纹的衬衣,腰前系一块彩色花纹的围裙。 藏族服饰的最基本特征是肥腰、长袖、大襟 、右衽、长裙、长靴、编发、金银珠玉饰品 等 。 藏袍为何只穿一只袖子 藏袍穿左袖,右袖空着,从后面拉到前 面,搭在右肩上;天热时左袖也不穿,两袖 拉到前面,维系在腰间。 原因? 1、青藏高原海拔高,昼夜温差大,藏袍有很 强的御寒功能,袍子袖宽,气温上升时也以 退去一只袖子调节体温; 2、将袖子系在腰间可以防止腰、胃受寒,弯 腰干活十分方便; 3、藏袍肥大,夜晚可以当铺盖,和衣而眠。 藏饰品 哈达 献哈达是藏族待客规格最高的一种礼仪,表示对客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敬意。哈达是藏语,即纱巾或绸巾。它以白色为主,亦有浅蓝色或淡黄色的,一般长约1.5米至2米,宽约20厘米。最好的是蓝、黄、白、绿、红五彩哈达。五彩哈达用于最高最隆重的仪式如佛事等。 五彩哈达 献哈达的礼节 整齐的将哈达折成双棱,一边对着客人,躬身俯首,双手奉献,以示恭敬。 给活佛或长辈敬献哈达要躬身90度,双手捧哈达举过头顶敬献。 接哈达的人也要弯腰躬身,双手承接,以示回敬。 葬礼中的哈达 思考 藏族为什么如此看重哈达,将它视作生活中非常珍贵的东西? 藏族如此看重哈达有深刻的社会背景。 1、藏族是一个从事游牧不从事农桑的民族 ,不出产丝绸,想获得内地的丝绸是件极不 容易的事情。 2、藏族以洁白作为真善美的象征,相信洁白 的哈达能给亲友带来吉祥,也能表达自己最 真挚的祝福。 糌粑 糌粑是藏族的主食。藏族人一日三餐都有糌粑。糌粑就是用青稞制成的炒面。它是将青稞麦炒熟、磨细、不经过筛滤而成的炒面,与我国北方制作的炒面有点相似,区别是北方的炒面是先磨后炒,而西藏的糌粑却是先炒后磨,而且不除皮。 糌粑是藏族的一种重要食品,制作很简单,将青稞(属大麦类,有白色和紫黑色两种)晒干炒熟,磨成细面,这便成了待食的糌粑了。糌粑的食用很简单:将糌粑放入碗中,再放少许的酥油茶,用大拇指扣住碗沿,其余四指不停地转动,待酥油与糌粑拌匀便捏成小团而食。 青稞又称大麦 青稞磨面 酥油茶 酥油茶 不仅可以滋补身体,提神解渴,而且能产生热量,御寒充饥,是高寒地区的最佳饮料。如有客人到访,家庭的主妇就会端出清香可口的酥油茶,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GB50863-2013 尾矿设施设计规范.docx VIP
- 2025年陕西省二级造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docx VIP
- 人教版PEP三年级英语下册全册同步练习随堂练习一课一练版(有答案).pdf VIP
- 彩钢管理房单元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表(1).doc VIP
- 江西婺源篁岭民俗文化村发展规划--规划说明.pdf
- IATF16949-2016事态升级控制规范.doc VIP
- 新收入准则对电商企业运营的影响及应对策略.docx VIP
- 东莞市地图含区县可编辑可填充动画演示矢量分层地图PPT模板.pptx VIP
- XX县2022年度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项目技术设计书模版.docx VIP
- 女儿墙维修工程施工方案(3篇).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