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怎样撰写案例分析-苏州高新区成大试验幼儿园
怎样撰写“案例分析” 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潘家康 (M (HE-mail:1730949732@ 讲座提纲: 一、案例分析的概念 二、撰写案例分析的作用和意义 三、案例分析一则 四、案例分析的基本结构及撰写特征 这里的“案例分析” 严格地说应称为“教育案例分析”,又称为“教育案例”,它是近年来教师在大量撰写观察记录、教育随笔基础上撰写得较多的一种文体。它在帮助教师积累素材、分析问题、应用理论、阐发见解、探索反思、引发启示等方面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案例分析的概念 简单地说,“案例分析”是描述一个伴有思想观念分析的教育故事。 详细地说,就是以一个特定、完整的事例,通过叙述形式,向人们展示人物的典型行为、思想、感情在内的故事,并通过对这个典型故事的分析,阐述一个道理或探索解决一个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案例分析大致包括德育案例、教学案例和管理案例等三种类型。 二、撰写案例分析的作用和意义 主要有四个方面: 1.可使教师理性地记录自己教育教学工作中某段给人以启示的经历或事件; 2.可帮助教师探索应遵循的教育规律或教学原理; 3.可促使教师反思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提升自己的专业化水平; 4.可为教师之间相互分享经验、交流思想见解提供一种有效的沟通方式。 三、案例分析一则(原文无标题,文字已经整理修改) 新生入学后,我发现欣欣总是抱着他那条薄薄的大花被不放,连户外活动也不例外。因身后总拖着一截被子,他和小朋友游戏起来很不方便,有时玩到兴头上,花被一时撒了手,等回想起来找不到时,他就哇哇大哭,边哭边找:“花被被,花被被。”谁要是在游戏时不小心踩了他的花被,他也会哇哇大哭,边哭边把整条花被抱在胸前,无论老师怎样劝导,他也不肯再参加任何活动。因为这条花被,欣欣整天情绪波动很大,无法象别的小朋友一样快乐地生活游戏。 经过与家长沟通,我得知欣欣的父母工作很忙,他由奶奶一手带大。奶奶年纪大了,还要干一些家务,抽不出更多的时间来陪他,就把这条大花被给他搂着玩。欣欣睡觉抱,吃饭抱,连外出玩耍也要抱着。他的父母曾试图把花被拿开,但每次欣欣都会大哭,这时奶奶就会站出来阻拦。由于奶奶的纵容,欣欣和这条花被就更加形影不离了。 我认为,要帮助欣欣改变这种不良心理和习惯,首先要改变他奶奶的观念。我注意到,每次班里的亲子活动欣欣家都是由他奶奶来参加的,于是我便抓住机会努力争取奶奶的理解和配合,并刻意安排了两次亲子活动。第一次,我让欣欣奶奶亲眼看到了欣欣抱着花被和其他小朋友一起活动游戏时的不便,当时她的表情是焦虑不安的。第二次,我将大花被叠成书包大小的方块,并用包装绳捆好,这次欣欣游戏起来方便多了。游戏结束后,欣欣奶奶面带喜色地对我说:“还是你们老师有办法,今后我们家长一定全力配合。”欣欣奶奶的肺腑之言让我深感欣慰。 我意识到,花被对于欣欣来说已经不是一条单纯的被子,而是一种精神寄托与心理安慰,因此不能急于求成,而应从花被的大小上循序渐进寻找突破口。我建议欣欣家长先从花被上剪下两块给欣欣当手绢,得到了他家人的赞同。于是在欣欣熟睡后,他奶奶从花被上剪下了两块做成手绢。欣欣醒来后,奶奶跟他说:“你长大了,被子变小啦!”他欣然接纳了这块花手绢。小手绢给欣欣活动带来了很大方便,成了他用来擦汗、擦嘴、擦鼻涕的好朋友,他再也不会因行走不便而大声哭闹了。 我提议家长及时抓住欣欣的兴趣点,采用多种游戏形式和玩具材料转移他对手绢的注意力。每当他游戏时,我们会将他的小手绢叠好放进他的衣袋里。每当他洗手将手绢弄湿时,我们会将手绢洗净晾好,并给他换上另一块干净的,让他心理上不会有失落感。一次,我发现孩子们在吃苹果时对苹果皮很感兴趣,有的小朋友比较着苹果皮的长短,有的则绕在小手腕上当手表玩,欣欣也很感兴趣,这给了我启示。我建议欣欣奶奶 把手绢剪成小布条给欣欣当手表戴,把他的小手逐步解放出来。当欣欣戴上这块特殊的手表时,他高兴地对其他小朋友说:“看我的花手表多漂亮。”在班里我继续制造各种机会,让欣欣多和小朋友交往、游戏。我建议,家人在家中多和他交流、游戏,转移他对“手表”的注意力,并在生活中随时注意观察他的兴趣点,给予积极的支持和帮助。就这样,经过两个多月的家园合作,花被一天天地远离了欣欣的生活。 (原文到此结束) 评价: 本文讲述了欣欣依恋花被及其教育转变的案例,事件选择得比较典型,欣欣心理矫正的过程描述得较为完整。 但全文既无主题,又没有对事件的深刻分析和反思,更缺乏引用一定的教育理论来阐述自己的见解。因此,全文只能说是一篇教育纪实。 《欣欣和他的花被》 (案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