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总则法源条款的缺失与补充-法学研究.pdf

民法总则法源条款的缺失与补充-法学研究.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民法总则法源条款的缺失与补充-法学研究

   民法总则法源条款的缺失与补充 于  飞  内容提要:我国民法总则第 10条规定了 “法律—习惯”二位阶法源体系。该体系 会造成大陆法系实证法根本矛盾无法克服、法官不得拒绝裁判无法实现、民事诉讼 目的无法达致的弊端。以上弊端无法以第一位阶 “法律”中已包含民法基本原则来 解决,弊端的实质思想基础也值得反思。为克服以上弊端,应将 “依基本原则确立 的规则”作为第三位阶补充性法源,在我国背景下该表述较之其他可能选项具有更 大的优越性。适用该法源时,法官具有 “确立规则的义务”,并须在判决书中展示 从原则到规则的推导过程,方法上应优先适用建立在平等原则基础上的类推。通过 目的性扩张的方法论路径,可以在解释论上产生该第三位阶补充性法源。 关键词:民法总则第10条 习惯 补充性法源 民法基本原则 〔1〕   民法法源,通常是指民法的存在形式。 从司法和法官裁判的角度,法源系指 “一切 〔2〕 得为裁判之大前提的规范的总称”。 民法法源条款的本质,是指示民事法官应当在何处 寻找裁判依据。该指示包括以下两项内容:其一,可为裁判依据的民法法源有哪些;其二, 各种法源之间的适用次序如何。民法法源条款的意义,是将一国民事法官能够据以裁判的 所有依据进行通盘整理,并将整理得出的框架在立法上确认,以指引法官的找法过程。故 法源条款是民法典适用的根本规则,意义重大。   民法总则第 10条是我国的民法法源条款:“处理民事纠纷,应当依照法律;法律没有 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教授。 本文受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 “法学方法论视角下民法基本原则的司法适用研究”(17AFX019)、北京市社科基金重 大项目 “民法基本原则的适用研究”(15ZDA40)、中国政法大学优秀中青年教师培养支持计划资助项目的资助。 〔1〕 参见梁慧星:《民法总论》,法律出版社2017年版,第25页;王泽鉴:《民法总则》,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年版,第35页;魏振瀛主编:《民法》,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第 14页;马俊驹、余 延满:《民法原论》,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27页。 〔2〕 黄茂荣:《法学方法论与现代民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71页。同参前引 〔1〕,梁慧星书, 第25页;刘得宽:《民法总则》,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 15页;朱庆育:《民法总论》,北京大 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35页以下。法源在不同层次上的意义,参见本注所引黄茂荣书,第 1页以下。 ·36· 民法总则法源条款的缺失与补充 规定的,可以适用习惯,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该条确立了我国民法之 “法律—习惯” 〔3〕 〔4〕 二位阶法源体系。 其中,法律即制定法,习惯通说指习惯法。 该法源条款看似简单无 奇,实则蕴含着重大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本文试图揭示该条款的不足,提出弥补的手段, 指示方法论的路径,对已成为现行法的民法法源条款进行解释论上的补充。 一、比较、差异及相关讨论    (一)民法总则学者建议稿的比较   与民法总则立法上的二位阶法源体系不同,大部分学者建议稿采三位阶法源体系:   1.梁慧星主持的建议稿第9条第 1款:法律—习惯—法理;〔5〕   2.孙宪忠主持的建议稿第9条第 1款:法律—习惯法—适用法官依民法基本原则确立 的规则;〔6〕   3.王利明主持的建议稿第 12条第 1款:法律—习惯—依据本法确定的基本原则参照法 理处理;〔7〕   4.杨立新主持的建议稿第4条第 1款:法律—习惯—法理;〔8〕   5.李永军主持的建议稿第3条第 1款:法律—习惯—法理;〔9〕   6.于海涌主持的建议稿第 13、15条:法律—民俗习惯、商业惯例—法官按照自己如作 为立法者应当提出的规则进行裁判;〔10〕   7.徐国栋主持的建议稿第 12条:法律—习惯—事理之性质—法理—同法族的外国 〔11〕 法。 该建议稿实

文档评论(0)

laolao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