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必修一历史第三课
走 进 高 考: 1.中国古代吏治腐败时会出现以钱买官的现象。“三千索,直秘阁,五百贯,擢通判”,就是对这一现象的揭露。这句话所反映的情况发生在 (2008宁夏) A.秦代 B.汉代 C.唐代 D.宋代 2.唐朝中央政府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主要原因在于( ) (2008年山东) A.增设机构,独立施政 B.分工明确,相互协调 C.一职多官,互相牵制 D.简化机构,总揽于上 3.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曾出现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等制度。这些变革反映的趋势是不断强化( )(2008年天津) A.专制皇权 B.中央集权 C.检察权力 D.对农民的控制 D B A 第三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重点:从汉到元中央集权制演变的史实、特点 (中央集权、君主专制、选官制度演变的史实) 难点:演变趋势及影响 温故而知新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秦朝中央集权制的形成”,秦始皇开创了中央集权制的先河。 从此,历代封建王朝的君主们就围绕着两对矛盾而进行着不懈的努力。 皇权 相权 中央集权 地方分权 “今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削之,其 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 ——晁错《削藩策》 1、汉朝:推恩令 趋势 加强 (1)背景:汉朝初期地方实行郡县制与封国制并行(郡国制),王国势力膨胀,尾大不掉。 (2)措施: 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实行“推恩令”,多立诸侯,王国领地不过数县,由郡守统辖。 (3)结果:王国越分越小,中央集权加强。 一、中央集权的发展 中 央 集 权:指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中,全国军、政、财大权归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绝对服从中央 其后更用主父偃谋,令诸侯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字弟,而汉为定制封号,辄别属汉郡。汉有厚恩,而诸侯地稍自分析弱小云。 -《汉书》卷53 设置刺史 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郡,各置刺史一人,刺史位卑权重,代表中央监察地方。 汉武帝 一、中央集权的发展 1、汉朝 : 趋势 加强 2、唐朝: 趋势 削弱 安史之乱 藩镇 割据 拥兵自重 削弱中央集权 唐玄宗 设藩镇 长官叫节度使,往往发展为地方割据势力 节度使安禄山、史思明起兵反唐,唐由盛而衰 持续百多年,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是五代十国的祸根 藩镇割据现象的实质是什么? 实质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争 2、唐朝的节度使和藩镇 岭 南 五 府 经 略 剑 南 节 度 使 陇 右 节 度 使 平 卢 节 度 使 范 阳 节 度 使 河 东 节 度 使 朔 方 节 度 使 河 西 节 度 使 北 庭 节 度 使 安 西 节 度 使 广 东 四 川 青 海 辽 宁 北 京 山 西 宁 夏 甘 肃 新 疆 新 疆 边镇兵 49万 中央军 9万 : : 太祖问: “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炭,其故何也?” 宰相赵普回答: “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宰相赵普 一、中央集权的发展(地方制度的变化) 3、北宋: 趋势 进一步加强 (1)措施: 1)军事:杯酒释兵权,编禁军; 2)行政:派文臣做知州,设通判负责 监督; 3)财政:设转运使,将地方赋税大部分转运到中央,由中央掌控地方赋税开支。 ①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基本上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加强了中央集权; (2)评价: ②导致官僚机构和军队的臃肿,形成“三冗”局面,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①重文轻武,文人治国;②分割地方的权力,加强中央集权;③“强干弱枝”、“守内虚外”。 特点: 课堂设问 下图反映北宋政治上的什么特点? 一、中央集权的发展(地方制度的变化) 4、元朝: 趋势 完善并发展 (1)措施: (2)评价: ①设行省制度 ②省下分设路、府、州、县 ③设宣慰司(掌管边远民族地区) ①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②它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元 代 的 行 省 河北、山东、山西 宣政院直辖地 中书省直辖地 一、中央集权的发展(地方管理制度的演变) 阶段 朝代 地方制度 对中央集权影响 秦 汉初 武帝 唐 宋 元 郡县制 郡国并行 加强 节度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教版(2025) 必修第一册 Unit 2 Travelling Around Reading and Thinking课文解析&逐句翻译课件(共17张PPT))(含音频+视频).pptx VIP
- 制造业采购付款制度及流程设计.docx VIP
- 继承优良传统弘扬中国精神 (第二版).pptx VIP
- 含硅废渣综合利用项目环评(新版环评)环境影响报告表.doc
- 【课件】海陆的变迁+课件+第一学期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pptx VIP
- 中国精神的PPT课件.pptx VIP
- 《进出口贸易实务》课件.pptx VIP
- 说课课件进出口贸易实务.pptx VIP
- 水文气象观测网数据集-黑河计划数据管理中心.pdf
- 进出口贸易实务手册.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