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阳县长城塬金岔节水灌溉工程典型设计说明书精选.docVIP

彭阳县长城塬金岔节水灌溉工程典型设计说明书精选.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彭阳县长城塬金岔节水灌溉工程典型设计说明书精选

彭 阳 县 长城塬金岔节水灌溉工程 典型设计说明书 固原市水利勘测设计院 二〇〇四年四月 一、基本资料 (一)项目区概况及地形 金岔涝池位于长城塬引水主干渠蔺塬段以北长城村金岔自然村,该池距引水主干渠680米,以涝池为中心,自上而下扇形环状辐射可综合利用土地1200亩,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地面自然坡度在1/42-1/26之间,利用蓄水涝池自然落差实现自流灌溉。 长城塬金岔涝池项目区属中低山区,为典型的丘陵黄土塬地貌。涝池自流灌区位于金岔梁东南面,土地平缓随坡而上,土壤肥沃,是塬区农业发展条件较好的地块之一,池高地低,利于发展节水高效农业。 (二)水源资料 该节水灌溉项目依托长城塬引水工程优势,建10000方(建小扬水站)容量的蓄水池,加压灌溉,水质较好。 (三)气象资料 长城塬金岔涝池项目区,全年日照总辐射量127.6千卡/cm2,作物生长期内(3-9月份)辐射量为81.5千卡/cm2,占全年总辐射量的63.9%。多年平均气温7.4-8.5℃,干燥度1.55,≥10℃积温2482.8℃,无霜期120-160天,全年日照时数2520小时。据彭阳气象站实测,历年平均静风频率为54%,多年平均风速为2.7m/s。多年平均降水量约486.8毫米,作物生长期3-6月份降水量为144.4毫米,约占全年降水量的32.1%,汛期7-9月降水量为262.8毫米,约占全年降水量的58.4%,多年平均陆面蒸发量888.8毫米。 (四)土壤状况 据《彭阳县土壤普查报告》提供的资料,金岔涝池项目区土壤为中轻壤土和普通黑垆土质地,有机质含量为1.09%,全氮含量0.081%,碱解氮为54PPm,速效磷平均为4.2PPm,速效钾含量为140PPm,硫酸钙0.017%,磷酸钙14.5%,PH值为8.3-8.5,呈弱碱性。 (五)作物资料 种植经济林676亩,行株距为4×2m,沿等高线方向种植。 (六)其它相关资料 水、电、交通:项目区水质良好,电力充足,交通便利,能保证项目的实施和正常运行。 二、编制依据 1.《节水灌溉技术规范》SL207-98; 2.《微灌工程技术规范》SL103-95; 3.《喷灌与微灌工程技术管理规程》 三、系统选型 根据项目区地形及作物种植情况分别采用相应的灌溉形式:压力补偿式滴灌系统、单翼迷宫式滴灌带滴灌、喷灌。除喷灌采用半固定式外其余均采用固定式。 固定式滴灌其各级管道和滴头的位置在灌溉季节是固定的。其优点是操作简便、省工、省时、灌水效率高、效果好。固定式滴灌系统由水源工程,首部装置,输配水管网,灌水器四部分组成。首部枢纽包括过滤装置,施肥装置和测控装置。过滤装置采用采用“砂石+网式过滤器(200目)”的二级过滤形式。施肥装置的作用是使易溶于水并适于根施的肥料、农药、化控药品等在施肥罐内充分溶解,然后再通过滴灌系统输送到作物根部,便于作物吸收,充分发挥肥效,同时减少肥料浪费。测控装置的作用是方便系统的操作、运行管理、保证系统安全,它包括阀门、水表、压力表、排气阀、逆止阀。输配水管网包括主干管、分干管、支管、毛管及连接管件。干管起到为滴灌系统输送水量的作用。支管在滴灌系统中起控制滴灌带适宜长度,划分轮灌区的作用。支管铺设于地表。管件的作用是将各部分管道连通为管网。灌水器作用是把末级管道中的压力水流均匀而稳定地分配到田间,满足作物对水分的要求。 水源分析及工程规划 (一)、水源分析 水源为库水,水质较好,但压力补偿式滴灌对水质要求较高,必须通过“砂石+网式过滤器(200目)”过滤器处理后,方能达到节水灌溉水质要求,具体规格见主要材料用量表。 (二)、工程规划 详见工程平面布置图(附后) 五、设计参数的确定 (一) 本系统基本参数的取值 1.灌溉水的利用率:滴灌0.90,喷灌0.8; 2.设计系统的日工作小时数:20h; 3.滴灌设计土壤湿润比(P): 经济林滴灌35%(), 大田作物滴灌70%, 喷灌100%; 4.设计耗水强度(Ea):5mm/d。 (二) 灌溉制度 以经济林为例计算之: 1.设计灌水定额 根据资料计算如下: m=0.1×γ×z×P× (θmax-θmin)/η =0.1×1.45×0.6×35×(25×90%-25×65%)/0.9 =21.1mm =14.1m3/亩 式中: m——设计灌水定额mm; γ——土壤容重g/cm3; z——计划土壤湿润层深度m; P——湿润比 %; θmax、θmin——适宜土壤含水率上、下限(占干土重的%,一般θmax为田间最大持水率的90%、θmin为田间最大持水率的65%,即θmax-θmin=0.25θ田); η——灌溉水利用系数。 此灌水定额为作物需水高峰期的值。 2.设计灌水周期: T=(m/Ia)×η =[ 21.1/(5-1.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feixi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