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现代音响技术设计概论精选
现代音响技术设计
现代音响技术设计概论
1.1现代音响艺术设计概述
现代工业革命和信息革命,给音响艺术设计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的音响技术起点低,但发展的很快,尤其近10年来有着飞跃的进展,今天的音响技术已经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给音响艺术设计带来了无限光明前途。
音响技术,是发展最迅速的,其科技含量特别是高科技含量亦越来越高,每一种新技术和新产品的面世和应用,都将推动音响艺术设计的发展产生了质的飞跃。音响技术更新换代如此之快:三年一更新,五年一换代,其速度是各种技术领域中最快的领域之一。数字音响技术在更广泛的设备和系统中逐步取代传统的模拟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广泛渗入音响和数字技术的出现,使现代音响艺术设计焕然一新。
现代音响,不再仅仅是一台电声产品(调音台、各种放大器、监听音箱等),更是人们精心设计,精心制造的高科技的人性化智能化的艺术品。
现代音响,是经典与时尚相结合的设计,将现代音响与生活品位完美结合。现代音响集百年科技成果与现代审美价值于一体,不断开创全新音响体验。时刻运用最新出现的新材料,新技术,实现人类关于现代音响的种种猜想。
将现代音响智能网络化、集成化趋向发挥到极致、最大可能地为人们提供便捷、完美、时尚地现代音响。
现代音响让度身设计的个性化定制成为现实。现代化的大工业生产是现代音响制造之母,它将人们以单纯使用音响到人们享受现代音响给人们带来的无限快乐。工业化仅仅帮助我们祛除麻烦;而未来的趋势将是通过标准化与个性化的最佳组合,满足人们千差万别的个性需求,创造属于自我的梦想。现代音响的永恒价值在于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亲情的交互、人对社会的寄托与人对生活的理想,这些也许就是人们对未来音响的构想吧。
人们不得不承认,现代音响的出现和发展,是人们对现代音响艺术设计的内涵与所外延得到不断拓展的一个重要原因。从收音机到电视机,从台式音响到组合音响,从简单的音响组合到庞大的音响系统…….一部音响的发展史。
自从1876年贝尔发明电话以后,人类才开创了将声音传向较远距离的新纪元。1877年爱迪生发明了蜡筒笛声声机,1890年怀特发明了炭粒受话器,1907年德.福露斯特发明了真空三极管、1915年制成了三极管放大器,1920年第一座无线电广播电台在美国开始播音,1923年1月美国商人奥斯邦在上海创办中国无线电公司,并与英文《大陆报》合作开办了中国第一家广播电台“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1926年,东北无线电专家刘瀚在丰系当局支持下,建立了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国民党政府创办的中央广播电台于1928年8月1日在南京开始播音。而由中国共产党创办的人民广播事业则于1940年12月最初诞生于延安,电视则于1958年在北京开播。并逐步由单纯播送语言过度到播出音乐等文艺节目,音乐节目的播送需要采用具有优良性能的音频系统(设备),新型高质量电声器件(设备)不断涌现,促进广播声音质量有了很大提高。调频广播、立体声广播的出现,使声音广播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回顾声音记录的发展历史,崭新的记录方式,其中音频测量技术促进广播质量的提高是功不可磨的。音频测量所有仪器由机械式的、电子式的、模拟方式、数字方式真至用计算辅助方式等工具和手段的更新换代,到音频测量技术在概念上更新,理论上的创新,形成今天的音频测量技术由客观测量和主观评价组成的新概念。
众所周知,视听是人类接收外来信息最重要手段,但是,眼睛所看到的景象和人们听到的声音转瞬即逝,因此人类很早就产生记录影像和声音的愿望。但是能够记录声音信息只是近百年的事情。1877年12月6日天才发明家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发明了留声机,记录声音信息的载体是敷有锡箔的园柱形腊筒,所以也叫园筒留声机。由于腊筒复制保存困难,所以只能当作科学珍品少量复制保存下来。
1887年9月26日埃来尔.贝林纳发明了圆盘留声机,记录载体是在金属圆片上涂有一层腊的圆盘,声音信息被记录在圆盘上刻出的螺旋状的音槽上。由于圆盘唱片能用压制方法批量生产,从而得到迅速发展,唱片和压制的模版就成为保存声音信息的珍贵资料。1934年粗纹唱片的幅频特性已达到30Hz---8KHz,1948年哥伦比亚公司推出密纹唱片(LP)50年代中期又出现了立体声唱片,到了70年代唱片系统中幅频特性可达到20Hz—20KHz和声音信号的动态范围可达到65分贝的当时最高水平,登上了模拟时代的音质最高峰。
进入七、八十年代时,声音信号的记录方式发生了质的飞跃,1982年诞生了数字化激光方式记录和播放的数字声音信号的CD盘。由于数字记录在性能指标,技术参数、使用功能、保存等方面具有突出的优越性,所以,新产品层出不穷。1996年又出现了数字多用激光盘DVD,实现了声音信号的多声轨环绕声记录方式,1999年投放市场的新一代声音信号高端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可靠性工程管理方案(3篇).docx VIP
- 工程质量控制作业标准WHS设置汇总报审.doc VIP
- SIEMENS西门子SITRANS LU180超声波物位计操作手册.pdf
- 2024福建统招专升本《英语》知识考点汇总.pdf VIP
- 卫生药学副高职称个人总结(8篇).docx VIP
- 美国CTPAT反恐安全控制程序 .pdf VIP
- 《吴川音字典》首发.PDF VIP
- 2024-2025学年南山区四年级数学(上)期末试题(含答案)(1) (1).pdf VIP
- 特发性震颤基层诊疗指南(2021).pptx VIP
- 贵州乌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校园招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一套.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