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诫外甥书 诫外甥书的由来 汉献帝兴平元年(194年),诸葛亮13岁,他们姐弟四人跟随叔父诸葛玄离开山东老家赶赴豫章(今江西南昌)太守任所。不久,汉朝廷又派朱皓到任,失掉官职的诸葛玄只好带着诸葛亮姐弟四人前往荆州投靠旧友荆州牧(治所襄阳)刘表。到襄阳后,诸葛亮因年纪幼小,就到刘表办的“学业堂”里读书。 他的两个姐姐则先后出嫁,一个嫁给襄阳大名士庞德公的儿子庞山民,诸葛亮非常敬重庞德公,多次上门求教,甚至“独拜床下”,“跪率益恭”,后来,庞德公也十分器重诸葛亮,称之为“卧龙”,称其侄庞统为“凤雏”;另外一个嫁给中庐县(今湖北南漳县)蒯家大族蒯祺。可惜造化弄人,他的这位姐夫在争战期间被蜀将孟达的部队所杀。诸葛亮的二姐所生子叫庞涣。诸葛亮的《戒外甥书》就是写给他的。诸葛亮在这封信中,教导他该如何立志、修身、成材。 诫外甥书 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 难点词语解释 ①存,怀有,怀着 ②凝滞,心思局限于某个范围;拘泥 ③庶几之志,接近或近似于先贤的志向 ④揭然,高举的样子 ⑤恻然,恳切的样子 ⑥细碎,琐碎的杂念 ⑦嫌吝,怨恨耻辱 ⑧淹留,德才不显于世 ⑨济,成功,实现 ⑩强毅,坚强果断 ?窜伏,逃避,藏匿 ?下流,比喻低下的地位 白话译文 一个人应该树立远大的理想,追慕先贤,(像他们一样)控制感情和欲望,放下阻碍前进的障碍,将自己的远大志向树立起来,并不断地用它激励自己。不局限于琐碎的事情,虚心地广泛地学习,做到心胸开阔,豁达,即使未能得到提拔、录用,这对于自己美好志趣是没有损害的,更何愁理想不能实现?如果意志不坚强,意气不昂扬,沉溺于习俗私情,碌碌无为,就将永远处于平庸的地位,甚至沦落到下流社会。 文章结构分析 此文脉络清晰,先提出核心观点“志当存高远”,然后说明如何“志存高远”,从“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几个方面加以阐述,再论述如何实现志向“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以及做到这些的结果是“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最后从反面论述,“志不强毅”的结果“不免于下流”反面强调了“志存高远”的重要性。 文章赏析 开篇先说做人要有远大的志向当“志存高远”。当然对于每个人来说,向往的东西各有不同,所谓“人各有志”。人只要找到了可以为之奋斗的目标,至少就不会迷失了方向。活着也就有了奔头,至少不会让自己觉得很空虚。当然太容易实现的东西是不可以称之为人生目标的。 接着他就做出了要求:“慕先贤”。榜样就是那些先贤。当然他没有具体指明是那些先贤。但从他自己早年的榜样来看,应该就是管仲、乐毅一类的人物。 “绝情欲”这句就比较难做到了,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这句话还是应该理解为不能沉缅于感情和欲望,以至于影响了工作和学习。 “弃疑滞”让我们抛弃阻碍自己前进的一切。轻装上阵,心无挂碍,这无疑是最好的奔跑状态。 “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一个人有了理想,必须要让这个理想有可以实现的地方,或者是途径。这就是把理想变为现实的契合点。 然后讲实现理想的过程,要做到“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就是要做到能屈能伸、不必太在意那些琐碎的东西,不要斤斤计较于眼前的小利、要认真听取别人的宝贵意见,虚心学习,吸收别人的经验、要心胸开阔,不猜疑、不吝啬。 这是对外甥如何为人处世的指导。然后又提醒说,很多事情不是光努力就会成功的,就算碰到了挫折,也不会使自己的志趣受到损害,就算迟到也最终还是会到来。最后那几句是大意是说要走向成功就必须努力,不努力就肯定是不能成功的意思。这个过程一定要有坚强的意志和豪迈慷慨的意气来做保障。没有这些,只能堕落成平庸凡俗的下流之辈。 ? 诸葛亮的这篇文章很短,但很有思想内涵。在《曾国藩家书》里,曾国藩也教育子女说要“有志、有识、有恒”。有志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这和诸葛亮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想通的。这些非同寻常人物的观点都凝聚了他们毕生的人生经验在里面,自然是异曲同工。 思维拓展 对联: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诗歌: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陶潜《读山海经》 是男儿总要走向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7年秋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9课《蝉》课件(12页,含答案).ppt
- 2017年秋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0课《梦回繁华》课件(13页,含答案).ppt
- 2017年秋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1课《《孟子》二章课件(30页,含答案).ppt
- 2017年秋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2课《愚公移山》课件(28页,含答案).ppt
- 2017年秋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3课《周亚夫军细柳》课件(21页,含答案).ppt
- 2017年秋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4课《诗词五首》课件(18页,含答案).ppt
- 2017秋北京课改版语文八上第1课《背影》课件1.ppt
- 2017秋北京课改版语文八上第1课《背影》课件2.ppt
- 2017秋北京课改版语文八上第1课《背影》课件3.ppt
- 2017秋北京课改版语文八上第2课《老王》课件2.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