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生综合素质养模式建设方案
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模式建设方案
一、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工作现状
(一)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工作运行机制
1.巩固了“校系共管、以系为主”的管理体制
学校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工作实施校、系两级管理,建立和巩固了“校系共管、以系为主”的管理体制,职责分工明确,实现了学生素质教育工作重心的下移,确保了各项教育工作的顺利实施。
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组织结构图如下:
2.重视学生工作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
2003年至2006年,学校从应届本科毕业生中,选聘了37名党员、干部从事专职辅导员工作,专职辅导员与学生比为1:200,目前,他们中在读研究生2人;学校为全校各班级配备了以专业教师为主的班导师,他们中教授4人、副教授23人、硕士34人,学生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2006年学校完成交通部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课题1项,获得省市学生教育科研成果奖6项。
学校重视制度建设,2006年4月,接受了教育部专家组对学生管理制度的评估和检查,受到好评。
二、建设目标
(一)总体目标
以第二课堂为教育主阵地,将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以外的各项教育活动规划整合,把活动作为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课程,以学生工作队伍建设和质量体系建设为支撑,构建以社会素质教育为基础、职业素质培养为核心的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模式,促进学生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协调发展。
学生综合素质组成结构图
(二)具体目标
根据总体目标,到2008年底实现以下主要指标:
1.完成《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方案》的制定工作;
2.建成优质活动性课程8门;
3 .按1:80的标准为毕业年级学生配备企业兼职辅导员,建立由专职辅导员、班导师、企业兼职辅导员组成的“三导”制辅导员工作队伍;
4 .进一步完善心理咨询室和心理实训室建设,重点加强学生职业心理的咨询、培训和实训工作;
5.依托5个重点建设专业(群),建立学生创业园区,创建10个企业(模拟企业);
6 .从优秀企业中筛选10家单位,作为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培训基地;
7.以5个重点建设专业(群)为试点,建立10个学生职业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
三、建设思路
(一)指导思想
突出高职特色,以就业为导向,大力加强校企合作,以学生社会素质教育为基础、职业素质培养为核心,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突出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更新教育内容,改进教育方法、创新培养模式,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工作水平。
(二)培养目标
学生社会素质培养目标:以满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为目标,围绕思想政治、科学文化、身心健康和基本能力,积极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交往,不断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把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的接班人。
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目标:以满足行业、企业需求为目标,围绕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心理和核心能力,积极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把学生培养成为高技能的建设者。
学生综合素质“双线”培养模式图
(三)工作原则
1.整体性原则
健全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工作体系,进一步加强综合素质教育与理论教育、实践教学、实践活动和日常管理相结合,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把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拓展到社会、行业、企业和家庭,发挥社会、优秀校友、企业管理者、技术人员、劳动模范和家庭的作用,实施“全员化、全方位、全过程”的育人模式。
2.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不断加强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理论研究和探索,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针对性。
3.层次性原则
针对学生的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和个体差异,采取不同方法和手段,增强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实效性。
4.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在学生综合素质教育过程中,既要体现以人为本,实施人性关怀,切实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又要严格教育和管理,增强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约束力。
四、建设内容及主要措施
(一)改进方法、创新形式,构建活动性课程培养体系
围绕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目标,不断加强社会素质和职业素质活动性课程,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打造优质活动性课程。
学生综合素质活动性课程体系见下图。
1.按照社会高素质人才需求,广泛开展社会素质教育实践活动。
围绕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和基本能力四个模块,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社会素质构成见下图。
(1)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模块
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