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安全标志的人学设计 马旭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名称: 安全人机工程课程设计
系 部: 安全工程系
专业班级: 安管(工业)4-1
学生姓名: 马旭
学 号: 2014232038
指导教师: 张丽丽
完成日期: 2016.6.17
新疆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评定意见
设计题目 安全标志的人机学设计
系 部__安全工程系_____ 专业班级 安管(工业)4-1
学生姓名 马旭 学生学号 2014232038
评定意见:
评定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新疆工程学院
安全工程系 (部)课程设计任务书
2015-2016学年 下 学期 2016 年 6 月 1 日
专业 安全技术管理 班级 安管14-1(工业)工程工程6.6.13—6.17 周数 1 设计地点 教学楼 设计目的:
本课程设计是安全人机工程学理论课程的实践环节,目的是使学生在具体案例设计中训练学生的人、机和环境系统的设计能力,能够在产品创新设计的过程中运用人机工程学原理使产品既方便使用又适合人的舒适性要求;能结合生产实际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巩固、加深和扩展有关安全人机工程方面的知识。 设计任务或主要技术指标:
内容要全面、规范,独立完成,不能相互抄袭,排版整齐、规范 的现实情况,对 的各项尺寸进行实地测量,并对使用者进行调查,访问其意见,然后评价分析,提出符合实际情况的改进意见及设计方案。
(1)实地测量数据准确、全面;
(2)对于使用者的调查要结合在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统计人数不少于 50 人, 且应有代表性,可以以问卷的形式进行,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需给出调查问卷;
(3)选择合适的比例尺用 A3 图纸绘制位置示意图及改良后的加工图;
(4)编写设计说明书一份0.5天
2、现场实际测量0.5天
3、对使用者进行问卷调查,并给出结果1天
4、绘制位置示意图及改良后的加工图1天
5、编写、2天 主要参考书及参考资料:
[1] 张力,廖可兵.安全人机工程学.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2] 廖可兵. 安全人机工程.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3] 谢庆森,王秉权.安全人机工程.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
[4] 丁玉兰.人机工程学.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5] 杨青青. 人体工程学与设计应用. 机械工业出版社 教研室主任(签名) 系(部)主任(签名)
目 录
1.前言.............................................................1
安全标志........................................................2
2.1安全标志的定义...............................................2
2.2安全标志的类型..................................................3
2.2.1禁止标志......................................................3
2.2.2警告标志......................................................4
2.2.3指令标志......................................................4
2.2.4提示标志 .....................................................4
2.3安全标志的特点..................................................5
2.3.1实用性........................................................6
2.3.2识别性........................................................6
2.3.3显著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