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现代礼仪讲座培训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礼貌接待用语 “效率包涵在礼貌语言中 。” “效益包涵在礼貌语言中 。” 日常工作中要有“五声”:迎客声,称呼声 ,致谢声,道歉声,送客声。 要杜绝“四语”: 蔑视语、烦躁语、否定语和斗气语。 * 礼貌接待用语例句 1、对走上前来的领导或客人: 2、接受领导或客人的吩咐时: 3、不能立即为领导或客人服务时: 4、对已经等候的领导或客人说: 5、打搅、麻烦领导或客人时说: 6、未听清、不明白领导或客人的话时: 7、需要打断领导或客人谈话时说: 8、为领导或客人服务后离开时说: 9、接受领导或客人致谢时: 10、接受领导或客人因误解道歉时: * 称呼礼仪 职务性称呼:以交往对象的职务相称,以示身份有别、敬意有加,这是一种最常见的称呼。 职称性称呼:对于具有职称者,尤其是具有高级、中级职称者,在工作中直接以其职称相称。 行业性称呼:在工作中,有时可按行业进行称呼。如老师、医生、会计、律师等。 性别性称呼:对于从事商界、服务性行业的人,一般约定俗成地按性别的不同分别称呼“小姐”、“女士”或“先生”,“小姐”是称未婚女性,“女士”是称已婚女性。 姓名性称呼:在工作岗位上称呼姓名,一般限于同事、熟人之间。 * 使用称呼时的注意事项 准确记住别人的姓名。 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称呼不可混淆。 不可对人用贬义的称呼。 注意复姓 。 慎称“老” 。 准确判别对方的身份。 * 招呼礼节 忌语:“吃了吗?”“你忙什么呢?” “你好!”、“早上好!” “欢迎光临!”“请慢走!” 忌语:“你有什么事?”“你干什么?” “您好!您有何吩咐?” “您好!您需要帮助吗?” * 仪态礼仪的要求 具体要求: 1)端正的站:“站如松”,端正、挺拔、优美、典雅 2)稳重的坐:“坐如钟”,端正、稳重、温文尔雅 3)优雅的走:“行如风”,正确、优雅、轻盈,有节奏感 4)得体的蹲 适当运用:手势;目光;表情 控制“界域”: 亲密距离、个人距离、社交距离、公众距离 * 坐 姿 走 姿 站 姿 * * 注意交往的空间距离 名 称 距 离 交往关系及交往场合 亲密距离 (敏感距离) 15cm以内 情人及亲人、女性朋友间 隐私话题。 私人距离 15—70cm 一般朋友、同事交往。 社交距离 70—200cm 礼节上的正式交往。 公共距离 200-400cm 如,演讲时与公众的距离 或与人的生硬交谈。 * 五、师生礼仪 尊敬师长的礼仪形式 学生对教师应该虚心诚实,言行有礼,在行动上应按规范认真去做 早晨进校见到老师,不管是否给自己代课,均应行礼问早、问好。平日在校园内与老师相遇,亦应打招呼问好,如环境狭窄(楼道、走廊)应向旁边跨开一步,给老师让道。 * 在课堂上学生要衣着整洁,姿势端正。夏天不能赤脚或穿拖鞋,不能穿无袖背心,也不能敞胸露怀,听讲时不能扇扇子。冬天课堂上不应戴帽子,戴手套或口罩。课堂上不能随便下位子走动,吃东西,喝水,嚼口香糖,用手机。 有疑问提出或回答问题时,应先举半臂右手,经老师允许后起立发言,不应边举手边说话。 对老师讲述的内容有异议时,最好下课后单独找老师交换意见,共同探讨。若非提不可时也要注意场合和方式。态度要诚恳,谦虚恭敬,不可扰乱课堂秩序,影响授课进程。 * 杜绝十大校园不文明现象 一、偷窃他人财物   二、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缺乏环保意识   三、在会场、自习教室和图书馆内手机不设为振动、频繁接听手机、发消息,扰乱他人   四、语言不文明,出口成脏   五、用完洗手间后不冲洗   六、毁坏公共设施,浪费水、电、粮食   七、在校园公共场所,情侣过分亲密   八、观看和传播黄色书刊或音像制品   九、在宿舍打牌、唱歌、看碟时过分喧哗,影响他人正常休息   十、酗酒、吸烟 谢谢 * * * * * * * * 大 学 生 现 代 礼 仪 * 前 言 知识≠文化 知识≠教养    知识转化为人格特征时,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知识才会成为一个人的教养。 * 一、礼仪的概念 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由于受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时代潮流等因素而形成,既为人们所认同,又为人们所遵守,是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的的各种符合交往要求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总而言之,礼仪就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应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   从交际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人际交往中适用的一种艺术,一种交际方式或交际方法。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习惯做法。   从传播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在人际交往中进行相互沟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