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盾构施工及管与盾构的相互影响.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盾构施工及管与盾构的相互影响

盾构机及管片与盾构机的相互影响 盾构的起源与发展 1、盾构在国际上的发展 盾构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隧道施工技术。盾构施工技术的发展基于盾构机械的发展。在发达国家,使用盾构施工已经占隧道总量的90%以上。国外盾构的发展经历的四个发展阶段:一是手掘式盾构;二是机械式、气压式盾构;三是泥水加压式、土压平衡式盾构;四是大直径、大推力、大扭矩、高智能化、多样化为特色的盾构。 1.1、盾构的起源 1806年,英国人马克布鲁诺尔利用蛀虫钻孔并用分泌物涂在四周的启示下,最早提出了盾构掘进隧道的原理并注册了专利。1818年布鲁诺尔完善了盾构结构的机械设计。1825年第一次在伦敦泰晤士河下修建隧道,隧道是断面高6.8米,宽是11.4米的矩形,使用的盾构机为网格式。但是由于防水问题使隧道掘进速度非常之缓慢,经历了几次的大洪水,多次停工。一直到1843年才完成了这条全长458米的隧道。 2、圆形盾构的发展 1869年,英国人詹姆斯亨利格瑞海德用圆形盾构在泰晤士河下修建了一条直径2.18米、长402米的隧道,并第一次采用了铸铁管片。1869年之前的盾构均为手掘式盾构。   1874年格瑞海德开发了液体支撑隧道工作面的盾构,通过液体流土料以泥浆的形式排出。 1876年英国人约翰布伦敦和姬奥基布伦敦申请了第一个机械化盾构的专利。这台盾构机的刀盘是半圆球行的旋转刀盘。这是盾构史上的一个巨大的进步。 1896年英国人普莱斯开发了一种辐条式刀盘机械化盾构,并于1897年第一次将格瑞海德的圆形盾构与旋转刀盘结合在一起,成功的在伦敦的粘土底层中施工。 1964年,英国人模特亥、安德森、巴勒特申请了泥水加压盾构的盾构。 1967年,第一台用刀盘切削土体和水力出渣的泥水盾构在日本投入使用。这台盾构由日本三菱公司制造,直径为3.1米。 1970年,直径7.29米泥水盾构在日本成功的挖掘了一条1712米的隧道。 1963年,日本的一个公司首先开发出了土压平衡盾构,1974年,土压平衡盾构在日本东京使用挖掘了一条外径3.72米,长1900米的隧道,该盾构机由日本石川岛公司制造。 根据开挖面稳定以及掘进、出土模式的不同,盾构可分为敞开式、半敞开式、土压平衡式、泥水平衡式等,他们都适合于相应的土层结构。当某一隧道穿越不同的地层结构时,以上任何一种盾构都不能将隧道直接贯通,这样复合盾构就应运而生了。这种在不同地层经过转换后可以以不同的工作模式运行的盾构称为复合盾构或者混合盾构。 1985年德国的海瑞克公司和另一家公司联合申请了双模式复合盾构的专利。 1993年第一台多模式的复合盾构在巴黎挖掘了一条长1600米,外径7.4米的穿越三种完全不同的地质条件的隧道。是泥水式转换到土压或敞开式的盾构模式。 2、盾构在国内的发展 我国的盾构开发与应用开始于1953年,东北阜新煤矿用手掘式盾构修建了直径2.6米的疏水巷道。 1962年2月,上海城建局隧道工程公司研制了一台直径4.16米的手掘式敞胸盾构,并且第一次采用了钢筋混凝土管片作为隧道衬砌,环氧煤焦油作为接缝防水材料。隧道掘进的长度为68米,实验获得了成功,并采集了大量的盾构法隧道数据资料。 1965年3月,由上海隧道工程设计院设计,江南造船厂制造的2台直径5.8米的网格挤压盾构于1966年完成了2条平行的隧道,隧道长660米。1966年5月,同一个设计院和制造厂制造了一台直径10.22米的盾构机,并且用于对长1322米的过黄浦江隧道的掘进,该隧道于1970年底完成并通车。此次网格盾构有所改进,敞开式盾构可以转换为闭胸式盾构,这是一台复合盾构。 1973年,在上海又用网格盾构修建了3条隧道。 1980年,上海市进行了地铁1号线试验段的施工,研制了一台直径6.412米网格挤压式盾构,在淤泥黏土底层中掘进隧道1130米。 1982年,上海又修建了一条直径11.3米,长1476米的越江隧道。盾构机为上海隧道股份设计,江南造船厂制造。 1986年,中铁隧道集团研制的半截面插刀盾构成功的应用于北京地铁复兴门折返线的隧道施工。该工法有效的控制了地面的沉降,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施工速度较快,日均进尺3—4米。 1990年,上海地铁1号线全线开工,18公里区间隧道引进了7台由法国FBC公司制造的直径6.34米土压平衡盾构。 1996年,上海延安东路隧道南线工程,总长1300米,采用从日本引进的直径11.22米的泥水加压平衡盾构施工。 2002年,国家科技部将直径6.3米土压平衡盾构的研究计划列入国家“863”计划。两批7个项目分别由中隧和上隧两个公司主承担。 2004年中铁隧道集团完成了直径6.3米土压平衡盾构的关键技术的公关,并且实现了产品化,在上海地铁2号线进行了试验,实现了连续掘进2650米,平均月掘进331米,最高月掘进量470米,达到了项目要求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