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老年期常见神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十五章 老年期常见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 概 述 (一)老年期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1.神经系统结构的变化 (1)脑与神经元的变化 脑细胞减少导致脑萎缩,珠网膜下腔、脑室扩大;脑沟增宽、脑回变窄,脑脊液量增多;随神经元的变性,神经轴突和树突也会相应减少。 (2)脊髓 脊髓的大部分神经细胞出现退行性变。 (3)周围神经系统 神经束内结缔组织的增生,神经内膜的增生、变性。 2.神经系统生理的变化 (1)运动知觉功能 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动作协调能力下降,出现步态不稳、蹒跚步态,或“拖足”,手的摆动幅度减小,转身时不稳,容易发生跌倒等意外事故。 (2)反射功能 老年人的反射易受抑制。由于肥胖或腹壁松弛,使腹壁反射迟钝或消失,深反射减弱或消失。可出现轻度肌张力增高或轻度肌张力异常。 (二)护理评估 1.病史 (1)患病及治疗经过 (2)过去与其他病史 (3)心理-社会资料 (4)生活史和家族史 2.身体评估 (1)一般状态 (2)瞳孔 (3)面部及五官 (4)四肢及躯干 3.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1)血液检查 (2)脑脊液检查 (3)经颅多普勒(TCD)检查 (4)颈部动脉超声检查 (5)影像学检查:头颅CT、磁共振成像(MRI)、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等。 (6)放射性核素检查 第二节 脑血管疾病 1.脑血管疾病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我国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明显高于心血管病,主要是由于人口老龄化、老年高血压病人增多且多数血压控制不理想、缺乏科学的防病保健知识。 2.老年人脑血管疾病的特点 老年人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增多,成为脑血管病的病理基础;椎动脉易受骨质增生压迫引起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高血压较多,平均动脉压升高,可使脑血流增加,血压波动较大容易引起脑血管意外。 (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 指颅内血管病变引起的一过性或短暂性、局灶性脑或视网膜功能障碍,症状一般持续10~15min,多在1h内恢复,最长不超过24h。 1.病因与发病机制 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狭窄、心脏疾患、血液成分异常和血流动力学变化等多病因所致。 2.临床表现 (1)临床特征 ①发作突然 ②历时短暂,一般为10~15min,多在1h内恢复,最长不超过24h; ③局灶性脑或视网膜功能障碍的症状; ④完全恢复,不留神经功能缺损体征; ⑤常有反复发作的病史 (2)症状 颈动脉系统TIA常表现为单眼或大脑半球症状,如:一过性黑朦、雾视、视野中有黑点,一侧面部或肢体无力或麻木;眼动脉缺血的特征性症状是一过性单眼盲,优势半球缺血时可有失语。 椎-基底动脉系统TIA常表现为眩晕、头晕、构音障碍、跌倒发作、共济失调、复视、眼球震颤、交叉性运动或感觉障碍、偏盲或双侧视力障碍,典型表现:一侧脑神经麻痹,对侧肢体瘫痪或感觉障碍。 3.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1)血液检查 (2)头颅CT和MRI (3)颈动脉超声检查 (4)TCD检查 (5)DSA检查 5.治疗要点 (1)控制危险因素 (2)药物治疗 ①抗血小板聚集剂:对于反复发生TIA的病人应首选。 ②抗凝治疗:常用的药物有低分子肝素钠(速避凝)。 ③降纤药物:可考虑使用巴曲酶或降纤酶治疗。 (3)外科治疗 经血管造影确定TIA是由颈部大动脉病变如动脉硬化斑块引起明显狭窄或闭塞者。 6.常用护理诊断/问题、措施及依据 (1)有受伤的危险 与突发眩晕、平衡失调及一过性失明等有关。 1)安全护理 2)运动指导 (2)知识缺乏 缺乏本病防治知识。 1)用药护理: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 2)预防并发症:完全性卒中或二次卒中 7.健康指导 (1)疾病知识指导 (2)饮食指导 (3)保持心态平衡 (4)定期体检和及时就诊 (二)脑梗死 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又称缺血性脑卒中,包括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脑栓塞等,是指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 老年人最常见的有脑血栓形成和腔隙性梗死。 1.病因与发病机制 脑动脉粥样硬化是脑血栓形成最常见的病因。高血压常与脑动脉硬化并存,两者相互影响,使病变加重; 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加速脑动脉硬化的进展。 2.临床表现 (1)前驱症状:可有头晕、头痛,部分病人发病前可有TIA发作。 (2)起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网络新媒体营时代.doc
- 网络新技术的用.doc
- 网络方案设计案.doc
- 网络环境下中生德育现状及其策略.doc
- 网络支付与结.ppt
- 网络经济与企管理3-4.ppt
- 网络编程 rad() 函数详解.doc
- 网络综合布线训项目表.doc
- 网络攻击软件全.doc
- 网络编程 发what is time 返回时间.doc
- 数据仓库:Redshift:Redshift与BI工具集成.docx
- 数据仓库:Redshift:数据仓库原理与设计.docx
- 数据仓库:Snowflake:数据仓库成本控制与Snowflake定价策略.docx
- 大数据基础:大数据概述:大数据处理框架MapReduce.docx
- 实时计算:GoogleDataflow服务架构解析.docx
- 分布式存储系统:HDFS与MapReduce集成教程.docx
- 实时计算:Azure Stream Analytics:数据流窗口与聚合操作.docx
- 实时计算:Kafka Streams:Kafka Streams架构与原理.docx
- 实时计算:Kafka Streams:Kafka Streams连接器开发与使用.docx
- 数据仓库:BigQuery:BigQuery数据分区与索引优化.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