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夹套玻璃反应器的温控问题.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夹套玻璃反应器的温控问题 作者简介:2001年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毕业获理学硕士学位,现任英国HEL集团全自动化学反应器事业部中国区技术支持,上海秉惠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化仪器研发总监,上海堪鑫仪器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夹套玻璃反应器在国内实现生产已经有十年的历史,但受到广泛的关注和欢迎还是近两年的事,这得益于国家和民间对绿色化工与民族制药工业的大力推动。笔者自2002年开始从事国外夹套玻璃反应器系统的引进工作,2005年开始设计并推广国产夹套玻璃反应器系统,接触了不少许多客户,反映较多的是配套温控设备的问题。笔者结合理论以及过内外同行开发实践经验,总结以下心得,以飨读者。 一、分析温控设备对物料的升降温能力可以获得选择设备的基本依据 对于用户来说,头痛的莫过于不知该选择什么样的温控设备来适合自己的试验或生产要求。如果没有科学的分析和计算方法,仅凭想象和经验,要想选择到适合自己项目的最佳性价比设备基本上是不可能的。用户最常见的需求是要根据所需升温速度与降温速度来计算所需加热功率与制冷功率。 现将英国著名玻璃反应器生产商Redleys公司选用配套温控设备功率的计算方法介绍如下。 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变量和参数: 1、单位时间内反应物质的升降温热量变化(△Q1/△t)(计算单位J/S) △Q1/△t = G1 P1△T1/△t G1为反应物质重量(计算单位KG); P1为反应物质比热(计算单位J/KG/℃); △T1/△t为反应物质升降温速度(计算单位℃/S) 2、单位时间内循环介质的升降温热量变化(△Q2/△t),计算单位(J/S) △Q2/△t = G2P2△T2/△t G2为循环介质重量(计算单位KG); P2为循环介质比热(计算单位J/KG/℃); △T2/△t为循环介质升降温速度(计算单位℃/S) 3、单位时间内传热介质接触物的升降温热量变化(△Q3/△t),计算单位(J/S) △Q3/△t = G31P31△T31/△t + G32P32△T32/△t G31为反应器玻璃重量(计算单位KG); P31为反应器玻璃比热(计算单位J/KG/℃); △T31/△t为反应器玻璃升降温速度(计算单位℃/S) G32为循环器不锈钢储箱、不锈钢循环管道及附件等重量(计算单位KG); P32为不锈钢比热(计算单位J/KG/℃); △T32/△t为不锈钢升降温速度(计算单位℃/S) 4、加热量及制冷量损耗率(n),计算单位% 与传热介质接触物另一界面相接触的空气、设备其他部分的传热也应该考虑进去,因这一部分无法计算,只能估计,可视为冷热量损耗。即使传热介质接触物的保温措施做得很好,损耗也不可能避免,只能降低损耗率。 5、设备输出功率P P=(△Q1/△t+△Q2/△t+△Q3/△t)/ n 油槽加热功率计算: 水比热:4200J/KG/ 硅油比热:1630 J/KG/0J/KG/℃ 304不锈钢比热:460 J/KG/℃ 物料(以水计算)要求速度:0℃/3600S(从室温20℃升到100℃) 物料(以水计算)量:KG 油装油量:KG 油管油量:KG 夹套油量:KG 20升夹套玻璃反应器重量:16 KG 304不锈钢箱、泵、阀门及接头等重量:35KG 根据经验,物料(以水计算)达到要求温度(t)时,夹套平均油温约为:t;油管平均温度约为t;油槽平均温度为t+。油直接受热部位为油槽。4200J/KG/℃×80℃×14KG + 1630J/KG/×100℃×21.5KG 水油+0 J/KG/℃×90℃×16KG +0 J/KG/℃×100℃×35KG) ÷ 3600S 玻璃的热量变化 不锈钢的热量变化 单位时间 =.35W 考虑到保温不完全导致的损耗设备温控能力的弹性功率至少应设计为KW。 制冷设备功率计算如下油功率DL-45-20全封闭制(无氟制冷)To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Tc QO Pe QO Pe QO Pe QO Pe QO Pe QO Pe QO Pe QO Pe NTZ048 30 466 0.50 774 0.70 1160 0.90 1636 1.10 2211 1.27 2896 1.42 3700 1.54 4635 1.62 35 371 0.47 655 0.67 1010 0.89 1445 1.10 1972 1.31 2600 1.49 3340 1.64 4202 1.76 To:蒸发温度(℃) Tc:冷凝温度(℃) Qo:制冷量(W) Pe:输入功率(kW) 而且计算还应以所需最低温度时的制冷量来计算。 但计算方式与油槽加热功率基本相同。 以本公司生产的DL-45系列全封闭低温恒温

文档评论(0)

lizhencai09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00124015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