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脾不和的症状.doc

肝脾不和的症状.doc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肝脾不和的症状

肝脾不和的症状   脾虚症状与食疗  脾虚症状与食疗 从临床现实分析,脾虚中又以脾气虚、脾阳虚更为常见,每有腹胀、痞满、消瘦、肢乏、泄泻(或大便先硬后溏,亦有表现为脾虚便秘者)、食减、水肿等症   男人脾虚:脾受寒困,脾不运化,或素体脾虚   进补原则:脾虚的男士应以补阳运脾为主,多吃性温健脾的食物,如粳米、莲子、芡实以及鳝鱼、鲢鱼、鲤鱼、带鱼、虾等水产类山药、大枣、莲子富含淀粉,轻易吸收,且有健脾益气的作用,在肉类的摄入上,应该选择细纤维的鱼肉为主   食疗方案:在保证每日营养均衡的基础上多喝山药粥、大枣粥、鲫鱼汤、鲤鱼汤   补脾的食谱:   马铃薯(洋芋、土豆、山药蛋)味甘、性平作用:补气、健脾宜于脾虚体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发芽的马铃薯芽与皮有毒,忌食   红薯(甘薯、地瓜、番薯)味甘、性平,归脾胃经作用:补脾胃、益气力、宽肠胃宜于脾胃虚弱、形瘦乏力、纳少泄泻多食易引起反酸烧心、胃肠道胀气   香菇味甘、性平作用:益胃气,托痘疹宜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倦怠乏力属于发物,麻疹和皮肤病、过敏性疾病忌食   山药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作用:补气健脾,养阴益肺,补肾固精宜于脾气虚弱,食少便溏,慢性泄泻湿盛和气滞胀满者忌食   栗子味甘、性温,归脾、胃、肾经作用:补脾健胃,补肾强筋,活血止血宜于脾虚食少,反胃,泻泄气滞腹胀者忌食   红枣(大枣)味甘、性温,归脾、胃经作用:补益脾胃,养血安神宜于脾胃虚弱,食少便稀,疲乏无力气滞、湿热和便秘者忌食   鸡肉味甘、性温,归脾、胃经作用:补中益气,补精添髓宜于脾胃虚弱,疲乏,纳食不香,慢性泄泻实证、热证、疮疡和痘疹后忌食   兔肉味甘、性凉作用:补中益气,凉血解毒宜于脾虚食少,血热便血,胃热呕吐反胃,肠燥便秘虚寒、泄泻者忌食   猪肚(猪胃)味甘、性温作用:补益脾胃宜于虚弱、泄泻,近代用于胃下垂和消化性溃疡   牛肚(牛百叶)味甘、性温作用:益脾胃,补五脏宜于病后气虚,脾胃虚弱,消化不良   羊肚(羊胃)味甘、性温作用:补虚弱、益脾胃宜于形体瘦弱、脾胃虚寒   牛肉味甘、性平,归脾、胃经作用:补脾胃,益气血,强筋骨宜于脾胃虚弱,食少便稀,中气下陷,慢性泄泻 桂鱼味甘、性平,归脾、胃经作用:补脾胃,益气血宜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虚寒证、寒湿证忌食   泥鳅味甘、性平,归脾、肺经作用:补中益气,利水祛湿宜于中气不足、泄泻、脱肛   粳米(大米、硬米)味甘、性平,归脾、胃经作用:补中益气,健脾和胃宜于中气不足,倦怠乏力、食少便溏,脾胃不和,呕吐、泄泻   籼米味甘、性温,归肺、脾、心经作用:补脾胃,养五脏宜于脾虚湿盛腹泻热证、湿热证、阴虚证忌食   糯米(江米)味甘、性温,归脾、胃、肺经作用,补中益气,补肺敛汗宜于脾虚腹泻,近代用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粘滞难化,食积证、气滞证、湿证、脾虚胃弱及消化不良者忌食   扁豆味甘、性微温,归脾、胃经作用,健脾化湿,清暑和中宜于脾虚湿盛,食少便稀,暑湿吐泻气滞腹胀者忌食 豇豆味甘、性平,归脾、肾经作用:健脾,补肾宜于脾胃虚弱,腹泻,呕吐气滞证和便秘者忌食   蜂蜜味甘、性平,归脾、肺、大肠经作用:补脾缓急,润肺止咳,润肠通便宜于脾胃虚弱胃痛,津亏肠燥便秘,近代用于消化性溃疡湿证、湿热证、胃胀腹胀、呕吐、便稀者忌食;不宜与葱、莴苣同食   脾胃是人体纳运食物及化生气血最重要的脏腑,对脾胃病患者来说,食疗亦不可缺少,但必须根据病人平素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来选择饮食,即所谓“辨证施食”,若平素脾胃虚寒的人,或寒证的胃痛、腹痛、泄泻等,应多食性味辛热的葱、姜、韭、蒜、胡椒等,若脾胃虚弱的人,宜食用红枣、山药、扁豆、芡实、莲子肉等若胃热素盛的人,宜食梨、藕、甘蔗、蜂蜜等干寒生津之品;若气机阻滞的病人,宜多食萝卜、佛手、金橘,或用橘皮做成的调料,兹将与脾胃病有关者,择要叙述   一、药点药饭   药点、药饭是将谷物与某些食物和药物一起制作成饭、糕、饼、包子、馒头等主食或点心,用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方1、橘红糕:鲜橘皮10克,打碎成细粒后用糖浸渍,再和入面粉制成糕点适用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咳嗽痰多   方2、豆蔻馒头:白豆蔻粉6克,撒入适量的面粉内,再蒸煮成馒头,适用于腹胀、食欲不振   方3、红枣益脾糕:红枣30克、白术10克,干姜1克,鸡内金10克先煮熬取汁,再将汁与面粉500克及适量的糖制成糕,适用于胃呆纳减,大便溏薄   方4、山药饭:山药、莲肉、米仁、扁豆各30克,洗净切碎,莲肉去皮,芯后煮烂,再与粳米一起煮饭,适用于脾虚泄泻、食欲不振   方5、八仙糕:黄芪、白术、山药、山楂、茯苓、陈皮、湘莲末、党参各5克先将上述药物煎煮取汁,再与适当粳米粉、糯米粉、白糖一起蒸成糕适用于脾虚泄泻,食欲不振   方6、砂仁藕粉:砂仁5克,三七2克,藕粉30克,

文档评论(0)

wdjp118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