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读《世界著名建筑100例》有感
2011年第19周
读《世界著名建筑100例》有感
本书中涉及的建筑,由于篇幅的关系,只是很简单的介绍,实际归类为“建筑图鉴”;又由于作者松永安光日籍和成书是报上连载内容的缘故,书中建筑近七成坐落在日本,且其中百分之五十又为神社,寺庙。
瑕不掩瑜的是,书中的很多建筑都影响深远,给人予美的享受,如20世界的海螺堂—索尼大厦(芦原义信):所谓海螺堂,就像它的名字一样,是巨大的螺旋梯式的建筑物,来访者先乘电梯登到七楼,然后沿着螺旋阶梯状的建筑物一步步走下来,它作为商品展出室实在是极好的设想。设计者主张的美学是:不仅应重视建筑物的内部,也要重视建筑物的外部空间,进一步还应该美化和建筑物相连的街道;又如结构设计的巨匠—马德里赛马场(爱德华多.托罗哈):托罗哈是薄壳构造的创造者,所谓薄壳构造,就是指即使像贝壳似的很薄的材料,如果弯成曲面,也能承受很强的力,这一原理主要应用于体育馆、会场等地方。马德里郊外的这个赛马场,21M长的屋顶靠一根柱子支撑,屋顶的厚度,和柱子的连接处是15CM,尾端是6CM,令人难以相信这是60年前建成的。又如成为国宝的现代住宅—萨瓦住宅(勒.柯布西耶):设计者所提倡的“近代建筑五原则”正是以这座建筑物来体现的。这五项原则是:鸡腿式柱、屋顶庭园、自由的平面、连续开窗、自由的建筑立面。这个房子被公认为是20世纪最大的名作之一,让建筑物浮现在宇宙中的鸡腿式柱,环游式的屋上庭园等技法,给以后建筑带来了很深的影响。再如大草原的住宅—罗比住宅(弗兰克.劳埃德.赖特):所谓大草原,是指美国的大平原。赖特认为,在大平原里造建筑物,不是垂直方向而是应该向水平方向伸长,强调“住宅”水平线的屋檐和墙腰就是它的象征,其结果产生的平面的舒展形象,正是20世纪建筑的最大特征。再如悬挂式屋盖的最佳杰作—国立室内综合竞技场(丹下健三):古今中外有各种各样建筑物,但是,不管什么样的形状和创意都必须首先克服重力的影响。也就是说,象的大柱子式的脚是为了支撑那个沉重躯体而形成的形状;蜘蛛曲折的脚是为了一边支撑轻巧的身体一边能够很快的行动而形成的形状。建筑物的形状也能够以各自和重力的关系来说明,许多建筑物就像动物的脚似的,形成用柱子来支撑屋顶的构造。但是,毕竟人类比动物有智慧,还想出了把屋顶吊起来的这种其他动物想都没有想过的形状。虽说没有柱子也不能把屋顶吊起来,但是,对比整个屋顶的面积来说,这个问题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可以说,这种构造是从藤编的吊桥、游牧民的帐篷方面进化而来的。在依靠梁支撑重力的情况下,它的尺寸变得极大,相反的,在悬挂式屋盖的情况下,基本上只需要像网一样的东西就行,所以变得非常轻快。还有用五种感官去体验的空间—赤城宫殿的狮子中庭(穆罕默德五世):伊斯兰建筑的优雅是无以类比的,特别是赤城宫殿的狮子中庭,它不光有视觉的美,还有花的香味给人的嗅觉,以及水果给人的味觉,从各个方面使人得到满足。又如直角的诗—拉图雷特修道院(勒.柯布西耶):大师通过这个建筑告诉我们:尽管排除一切装饰性的东西,只根据光和影,形态比列等最小的因素,也能创造出最完美的空间,让人联想起巴赫的音乐。
凡此种种不一一累述了。在艺术的各个领域中,文学、音乐及美术等都被人们广泛喜爱,而建筑作为多种艺术的综合产物,却不太为人所知。然而从住宅到诸如学校、医院、邮局、火车站、机场直至都市,建筑与我们息息相关,无处不在。这些建筑只要变得漂亮一些,就会给我们带来美好的享受。因此,在生活中感受建筑的美,发现建筑的美,直至创造建筑的美,是我读这本书后的感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