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鸿烈院士一行进藏实地调研.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孙鸿烈院士一行进藏实地调研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5CB422000) 青藏高原环境变化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对策 简 报 2006-05/总第09期 项目专家组办公室 编 2006年7月 青藏高原冰川冻土变化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评估与对策 —— 孙鸿烈院士一行进藏实地调研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青藏高原冰川退缩、冻土退化引发的湖面上升、草地淹没以及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给高原环境与生态带来严重影响,威胁着当地居民生活以及工程建设、交通运输等问题。 2006年6月20~29日孙鸿烈、郑度、袁道先、冯宗炜院士姚檀栋、欧阳华研究员等一行十五人前往林芝、波密、然乌湖、浪卡子等地考察了西藏境内冰川、湖泊以及冰川退缩带来的灾害。 专家组先后实地考察了藏东南的帕隆1号冰川及其附近的冰川、波密—墨脱公路24K处的嘎隆拉冰川、羊卓雍湖流域的枪勇冰川和卡惹拉冰川。考察证实这些冰川普遍处于退缩状态,与近30年气候变暖趋势相吻合。气候变暖导致冰川消融和冰川径流显著增加。冰川径流的增加一方面会给水资源缺乏地区的居民和农牧业带来积极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会给部分地区带来严重的灾害,如冰川融水引起湖面上升而淹没草场、冰川湖溃决形成的山洪和泥石流等。专家组认为:在全球气温变暖的大背景下,青藏高原的冰川将继续退缩,虽然人类无法改变冰川的变化趋势,但我们要关注冰川消融带来的突发灾害,尽量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 专家组对然乌湖、羊卓雍湖、普莫雍错、纳木错、枪勇冰川末端湖及雅砻冰川末端湖的湖泊变化进行了考察研究。调研发现:近期普莫雍错和纳木错的湖面积有扩大趋势,羊卓雍湖的湖面积呈先萎缩而近几年又扩大的趋势,然乌湖(外流湖)的湖面积基本稳定;枪勇冰川末端湖和雅砻冰川末端湖的面积都呈增大趋势。藏东南雅砻冰川位于然乌湖的上游,冰川面积为191.45km2,平均长度26.7km,冰储量47.10km3,是该地区较大的一条冰川。遥感研究结果表明:雅砻/弄冰川末端湖面积从1980到2001年间,增大了4.23倍,特别在1990年以后湖面快速增大。1980~1988年,该湖面积由42.5 公顷扩大至71.4公顷(增大了0.68倍);1988~2001年全球气温快速上升,雅砻/弄冰川的退缩加快,该湖泊面积快速增大到222.2公顷(面积增大了2.11倍),增速明显加大,年均增速是前一时期的1.9倍。专家组强调指出,冰川末端湖面积的扩大使诱发湖泊溃决洪水事件的可能性增大,这一点应引起当地政府和居民的高度重视。为此专家组建议对具潜在危险的冰川末端湖进行监测和治理,尽量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在野外实地调研基础上,专家组于6月2627日在拉萨对“青藏高原冰川冻土变化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评估与对策”项目进行了阶段总结与交流。会议由孙鸿烈院士主持。结合此次调研刘晓东、姚檀栋、王宁练研究员分别做了题为“全球气候变暖与青藏高原近期气候变化的背景介绍”、“青藏高原冰川冻土变化特征、原因与趋势”、“气候变暖、冰川冻土变化及其环境影响”的专题报告。专家们围绕青藏高原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对冰川冻土变化影响、冰川冻土变化的环境效应及其对策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院士和专家指出:要加强水文、水质的观测,进行河道整治;应围绕全球变暖对冰川冻土的影响,确定生态敏感区域,加强功能区区划;加强对关键区域关键问题的调研,如青藏铁路正式运营所引发的旅游热潮对冰川冻土的潜在影响;要特别重视雪灾影响、暴雨对泥石流的触发作用。 孙鸿烈院士就咨询报告撰写内容与工作进度做了具体部署。他强调:咨询报告的编写要从战略上分析西藏冰川冻土变化对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影响。报告不仅要阐明气候变暖情景下冰川冻土变化对高原本身的环境影响,而且也要阐明这种变化对高原邻域以及我国东部的影响;气候变化对冰川、冻土退化所造成的环境突变研究固然重要,但其渐变性研究也很重要;咨询报告可向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中国科学院、国务院等多部门呈送,特别是通过向国务院呈送以期引起国家对西藏环境问题的关注。孙鸿烈院士还建议要从危险冰川湖的监测,河道、堤坝整治工程,冰川旅游景点的冰面保护,水位快速上升的湖泊向外导流等方面提出具体建议和对策,并建议有关部门设立专项开展“青藏高原冰川冻土退化的环境效应与减缓对策”的研究。 孙鸿烈院士一行进藏的调研得到了自治区领导的高度重视,自治区主席向巴平措,党委副书记、常务副主席胡春华,副主席白玛赤林,自治区人民政府副秘书长任万海等领导专程看望了调研组专家。 专家与西藏自治区领导合影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18号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电 话:010 传真:010 邮政编码:100085 E-mail: fengxh@igsnrr.

文档评论(0)

sunshaoy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