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杨氏太极拳三阶九层训训练方法.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杨氏太极拳三阶九层训训练方法

杨氏太极拳三阶九层训训练方法 吴永霖 杨氏太极拳习练的人不少,知晓其深入系统习练方法的人恐怕不多。郑曼青(1901—1975)先生是幸运的。郑先生出生于中医世家,亦以中医为业。他因治好了杨澄浦(1883-1936)夫人的疾病,而得杨先生的杨氏太极拳真传。郑先生是读书人,他一边学,一边将杨先生所传授的太极拳训练方法记录了下来。笔者于1961年在上海有幸抄得此文。今整理之,以供后学者参考。 杨氏传统太极拳之训练方法可分天、地、人三阶层,逐步训练而成。 人阶训练 人阶为舒筋活血之运动,分三层。 第一层 自肩至腕之舒筋法:筋既能舒则自然活血,其法以舒腕为先,肘次之。肩又次之,毫不用力,由柔而渐进,皆以曲中求直,厥形为圆。曲既不宜,直亦不可,有缺陷有凹凸也不可。以舒筋至中指尖为止。此为人阶第一层。 第二层 自胯至踵之舒筋法:其理同上,其不同者,有轻重虚实之别。足为能载全身重量,与手之举动轻便异。常人之足从不注意虚实。普通拳家,亦听便而已。唯练习太极拳者,须将体重付于一足。两足时互易之,又不许用力。自跨至膝至踵俱要松柔。其力量是在足心,而受于地。足要分虚实,手亦如此。其不同者,如右足实,左手要实,为一贯之动,反之亦然。违此道者则为双重。此为二层。 第三层 自尾闾至顶舒服筋法:其理同上。唯脊为多节之主骨。所谓柔腰百折若无骨,脊之要柔可见矣。脊柔筋使然。其要在尾闾中正,及顶头悬耳。此为人阶三层。 地价训练 地阶为开关达节之运动,分三层。 第一层 气沉丹田:气沉丹田为炼气之初基。丹田位于腹中,脐下一寸三分,近脐而去脊较远。气以细长静慢为主,缓缓吸入丹田,与心相守,稍使逗留,久之渐能宿气。日积月累,直养无害,末可量也。纯任自然,不可有丝毫牵强。初学沉气不易,其法:肩稍沉,肘稍坠,则气可引胃脘,胸微陷(含胸),背微弓,则气可沉至丹田矣。反之,心骤进即逆上,势必耸肩掀肺,易出毛病。此为地阶一层。 第二层 气达四肢:气沉丹田之后,似可由心驱遣,便使气至胯至膝至踵。此即所谓“圣人之息以踵”。复至肩至肘至腕,四肢关节俱开。然后下可达乎涌泉,上可行乎劳宫,以至于中指尖。即拳论所谓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可以从事矣。此为地阶二层。 第三层 通三关:越尾闾 达泥丸,此谓通三关,亦即河车倒运。然越尾闾为最难。气沉丹田,待功纯火候到,不期然而然,自然越过尾闾,不可丝毫勉强,不然便落虚妄而致病。要慎之又慎,须证诸师友为妥。越过尾闾,复冲开夹脊,度玉枕,达泥丸,亦若是。此为入门,则渐渐近乎道矣。延年祛病未事矣。此为地阶三层。 天阶训练 天阶为知觉作用这运动,分三层。 第一层 听劲:何谓听,又谓能听,须细审之。劲与力大异。秘传谓劲由于筋,力由于骨,至哉言乎,近世学者,盲从至死,而终不知劲之为用。可为浩叹。劲这为劲,气由于筋致柔,有弹力耳。唯柔乃能与对手粘连相随,能粘连则我之气与彼之气相接触,欲测其气之动静变化,故曰听。即拳论所谓彼微动,我先动之机。此为天阶一层。 第二层 懂劲:懂劲与听劲有其功夫上的深浅精粗之别。彼微动,我可听而得之。我先动,则懂而后能之。得机得势在我不在彼,此乃由浅入深矣。至于精粗难言矣。秘传为彼微动,我听而知之。然微动易测。未动难知。苟能于未动,听而知之,其庶乎阶及神明矣。曰:无他,气由于筋脉膜膈。其劲有四:曰防御、曰潜藏、曰将发、曰撤击。能收缩骨节曰筋,能循环血液曰脉。膜在肌肉间,裹筋与骨及脏腑皆有之。膈。肝膈也。气由于筋,不失常态。知其欲防御,由于脉。知其欲潜藏而生变化,由于膜。将充溢于表。知其将发秘也,由于膈。知其敛气欲退而撤击矣。此为懂劲之极致。精矣、至矣。此为天阶二层。 第三层 阶及神明:此难言矣。拳论终之曰,意在精神不在气。在气则滞,有气则无力。无气则纯刚。此言甚奇。似视气,尤若未足重耶。其实不然。气能得化境而进乎精神之作用。其所谓无力之力,神力也。目之所注,神之所到,气已随之。气能运身,不待动心。而神可以挟气而行,是为神力,亦可谓之神速。学者类多,舍近求远,不知丹田积气之妙用。气尤风与水与云之类。风与水与云皆能有积力。于天地之积气一是。孟子所谓养浩然正气,至大至刚则塞乎天地间,即是也。风与水之积力易见,亦易知。唯云与气之积力难见,亦难知。有飞机后,始知黑云中有雷电,触之必成碎粉,无幸免也。可知矣。至积气能载天地,更何论矣。神力神速。诚有雷电之意,存乎其间。此之谓阶及神明。此为天阶三层。 此为太极拳之训练方法,学者应循序渐进,拾级而上,登峰造极,无难矣。余乃心三丰,宗岳之心,竟二公未竟之志,兴传统国术。舍此未由,愿学者共勉欤。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