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型钢生产工艺复习要点.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型钢生产工艺复习要点

型钢生产工艺复习要点1、为焊接无头轧制技术EWR(Endless Webding Rolling)是一项柔性连接形式的生产技术。无头连铸连轧ECR(Endless Casting Rolling)属于刚性连接形式的生产技术。2、型钢是经过塑性加工成形、具有一定断面形状和尺寸的直条实心钢材。 特点:产品品种规格众多,断面形状和尺寸的差异大。3、按断面形状分:可分为简单断面、复杂断面和周期断面型钢。4、经济断面型材:就是指其断面类似普通型钢,但壁薄,断面金属分配得更加合理,从而使之重量轻而截面模数大,既省金属又有较大的承载能力。5、高精度型材:是指其二次加工余量极少,或轧后可直接代替机械加工零件使用的轧材。6、普通轧制法(目前是热轧型钢的主要方法)一般在二辊或三辊的轧槽所组成的孔型中轧制的方法。7、多辊轧制法,在由三辊以上轧辊的轧槽所组成的孔型中轧制。8、型钢生产的特点1)、产品断面复杂不均匀变形;各部温度、变形程度、轧辊直径不同;孔型限宽或强迫宽展,使宽展的计算难度大轧制难度大,质量控制难,组织连轧困难。2)、产品品种多3)、轧机结构和类别多9、钢轨是仅Y轴对称的异型断面钢材。分为轨头、轨腰和轨底三部分。规格以每米重量表示Kg /m。按不同的用途分:轻轨(30Kg/m以下)、重轨。10、万能轧机由主辅机架组成,主机为一对平辊和一对立辊组成,其轧辊轴线在同一垂直平面上,辅机为一对平辊,只轧轨头和轨底而不轧轨腰。主辅机架均为可逆轧机,形成连轧关系。11、重轨全长淬火的目的:在于提高整根重轨头部的强度、韧性和耐磨性,以适应高速重载列车运行线路和弯道、隧道等特殊地段的要求。 12、钢轨全长淬火按工艺不同可分为轧后余热淬火和重新加热淬火。加热方式有感应加热和火焰加热两种。13、淬火层金相组织要求,细片珠光体(索氏体),允许有少量铁素体,但不得出现马氏体和贝氏体。14、钢轨矫直先采用先进的变辊距辊式矫直机及复合矫直,矫直钢轨的立弯和旁弯,矫直温度应低于50℃,为防止轨内产生较大残余应力,只允许矫一次。15、棒与线的区别:棒材是以直条状交货;而线材呈盘状交货。16、棒与线一类是产品可被直接使用,另一类将棒、线材作为原料,经再加工成各种制品。17、棒、线材生产特点,专业化、高速化、连续化、规模化、高质量控制。18、高精度轧制指±0.1mm的精密尺寸公差。19、合金钢种常见的 四种控制方式:第一种:优质碳素钢要求低温控轧,这就要求精轧机组前设置冷却水箱,而且在精轧机后装设水箱,在轧后进行快速冷却。第二种:轴承钢和弹簧钢要求在低温下完成精轧,而在轧后则要求保温缓冷(为防止网状碳化物的析出)。为此在精轧机前设冷却水箱,以控制进入精轧机的轧件温度;在冷却的入口或出口侧设置保温罩,对轧件进行缓冷。第三种:马氏体不锈钢、合金工具钢、高速钢等,其热加工的温度范围很窄,在低速轧制阶段还要求保温或在线加热。为满足这类钢的要求,在加热炉与粗轧机之间、粗轧机与中轧机之间设保温辊道,有的轧机还在中轧机前设在线感应加热装置;在精轧机后设高温快速收集装置,将轧件装入保温箱进行缓冷。第四种:奥氏体不锈钢要求在线淬火,即在高温下完成终轧,轧后在1030~1050℃的高温下淬火,快速冷却至500℃,完成固溶热处理。20、高速无扭精轧机组在参数与结构上的特点机组集体传动 ;各机架轧辊转速比固定;相邻机架轧辊轴线互成900交角。机架中心距小,结构紧凑,轧辊直径小,悬臂式,装配式短辊身轧辊,碳化钨辊环固定在悬臂的轧辊轴上。保证在小辊环直径的情况下轧辊轴有尽可能大的强度和刚度,轧辊轴承采用油膜轴承。 采用轧辊对称压下调整方式,以保证轧制线固定不变。高速无扭精轧机型可概括为三辊式、45°、15°/75°和平—立交替四种。21、轧制程序表是用来指导棒、线连轧生产中各架轧机的轧件尺寸、轧辊辊缝、轧制速度、轧辊转速、电机转速的设定与轧机调整与控制的重要工艺文件。22、轧制程序表的编制主要内容包括:表头:产品编号、钢坯尺寸及断面面积、成品尺寸、终轧速度、生产率、开轧温度、线数、日期。表内:机架号、设定的轧件断面面积、辊缝、孔型尺寸(高、宽)、延伸系数或断面减缩率、轧制速度、轧辊直径(辊环直径、工作直径)、轧辊转速、电机转速。23、棒、线热连轧中采用微张力和活套无张力控制的两种控制方法 。24、微张力控制方法适用的条件:轧件断面面积较大,机架间距太小不易形成或无法安装活套的情况下。目前的微张力控制系统采用的控制方法有:前滑值控制法;电流记忆控制法 25、张力系数定义为轧制力矩在总力矩中占的比例。26、当 >1时, >,此时为微拉钢轧制;当<1时, <,为微堆钢轧制;当 =1时为无张力轧制。27、活套无张力控制系统主要由起套辊、活套扫描器和活套调节系统组成28、钢筋轧后余热处理,该工艺是利用钢筋终轧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