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中国古代史新题赏析(下) 课后练习.doc

专题 中国古代史新题赏析(下) 课后练习.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 中国古代史新题赏析(下) 课后练习

中国古代史新题赏析(下)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观察下列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幅图: 材料二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大意是:秦孝公用商鞅变法,破坏了井田制,广开良田,奖励耕战。这虽然不是古代治理国家的道路,但还是因为抓住了农业这个本业的缘故,使邻国倾覆而使自己的国家强大起来。)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 汉文帝说:“夫农,天下之根本也……其令郡国务劝农桑,益种树,可得食物。” 汉景帝也说过:“农业是天下之根本。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不如谷物和桑麻。” 材料四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杜甫《忆昔》 材料五 “苏湖熟,天下足。”“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材料六 清朝前期,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大量荒地被开垦,耕地面积由1645年的400余万顷增加到1724年的680余万顷;兴修水利,治理黄河和淮河;实行精耕细作,粮食产量有了明显提高,玉米、番薯等高产作物得到普遍种植;棉花、烟草、茶树、甘蔗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经济作物。 ——摘自中学历史课本七年级下册 (1)从材料一的两幅图中,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 (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概括指出其主要措施。 (3)根据材料三,汉代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政策?举例说明汉代实行这种政策的具体做法。 (4)材料四反映的是唐朝的哪个盛世时期?根据所学知识说说形成这盛世的原因。 (5)材料五中的现象最终出现于何时?说明了什么历史现象? (6)根据材料六回答这一时期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的原因。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史记》对西汉时期南方的描述:南方地广人稀,人们以稻米和鱼为主食,还采集果实和贝类为食……刀耕火种,没有积蓄,大多都很贫困。 材料二 (南朝时)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衣覆天下。 材料三 (宋朝时)朝廷……实仰东南之财赋……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四 元世祖重视农业的发展。多次下令…… (1)中国古代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2)根据所学知识,说说南方农业发展的表现。 (3)从材料一到材料三,反映出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4)材料四中描述了元世祖重视农业生产的史实,但其具体措施没有。你能为其补充完整吗? (5)结合材料,说说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们现在的经济建设有什么启示。 小林正在写一篇关于古代一场战役的论文,其中的关键词有“赵国”、“纸上谈兵”、“坑杀降卒四十万”等,小林的论文是关于哪次战役的?(  ) A.城濮大战 B.桂陵之战 C.马陵之战 D.长平之战 《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书中“草船借箭”、“苦肉计”、“借东风”等故事千百年来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对象。这些故事都与发生在湖北咸宁的哪一场著名战役有关?(  )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淝水之战 D.桂陵之战 下列能大致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哪幅? 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下列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④②③① D.②③①④ 诗人陆游说:“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丝绸之路开通 B.生产工具改进 C.市民阶层壮大 D.南方经济发展 中国古代的经济重心南移从唐朝中后期开始,到南宋最后完成。下面哪一项不是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 A.南方战乱较少,社会较安定 B.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先进的技术,增加了劳动人手 C.自然条件优越 D.那时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 北京奥运会的场馆鸟巢、水立方等设计精巧,已经成为建筑史上的杰作。而大约7000年前的我国原始人类建造的房屋也令人惊叹,看下图房屋结构,结合地理环境因素,说出它是哪一远古居民的房子?(  ) A.半坡原始居民 B.山顶洞人 C.北京人 D.河姆渡原始居民 从下图中得到的信息是(  )[来源:学,科,网] A B.它反映了山顶洞人的氏族生活 C.半坡居民已经学会了建造房屋,开始集体生活[来源:Zxxk.Com] D.大汶口居民的手工业比以前有了更大的进步[来源:学科网] 《韩非子》上载:“上古之世……民食果瓜蚌蛤,腥臊恶臭,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懂得“钻燧取火”的我国远古居民相当于(  ) A.元谋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