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整合】岳麓版高中历史高三三轮考前基础篇第一课古代史通史整合(教案2).doc

【优选整合】岳麓版高中历史高三三轮考前基础篇第一课古代史通史整合(教案2).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优选整合】岳麓版高中历史高三三轮考前基础篇第一课古代史通史整合(教案2)

第1课古代史通史整合 一、先秦时期——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 时段特征 先秦是指我国秦统一以前的历史时期,是中华文明的勃兴阶段。它经历了从原始 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政治制度上带有部族和血缘关系的特征,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生产力不断进步,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模式确立;中华文化萌生,形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考点时空定位 时间 政治 经济 文化 新石器时期 出现了早期国家 ①刀耕火种 ②丝织、彩陶技术 壁画、陶器绘画 夏代 (约公元前2070~前1600年) 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 出现早期商业交换 商代 (约公元前1600~前1046年) ①宗法制 ②神权与王权密切结合 ①井田制 ②青铜器铸造工艺高超 ③商业有了初步发展 甲骨文、金文 西周 (前1046~前771) ①分封制 ②宗法制(嫡长子继承制) ①井田制 ②纺织业地位非常重要 ③商贸频繁、骨贝、铜贝出现 ①礼乐文化 ②《诗经》中的大部分 春秋战国 (前770~前221年) ①分封制、宗法制瓦解 ②商鞅变法 ③出现郡县制 ①铁犁牛耕、都江堰等 ②人工冶铁、淬火工艺 ③出现巨商和商业中心 ①百家争鸣 ②司南 ③楚辞 1.(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文综·24)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 答案 C 解析 解读材料信息,战国时期东方六国的墓葬仍然存在明显的等级差别,而秦国仅君主墓葬明显高于其余墓葬,这充分表明战国时期秦国率先由等级序列明显的分封制走向了中央集权统治,选择C项。由于铁器牛耕的推广导致分封制瓦解,A项表述错误;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表现的是分封制下的等级序列,B项表述错误;战国时期分封制走向瓦解,D项表述错误。 2.(2016·黑龙江哈三中模拟)周代分封制下,一些大诸侯不断向周围的夷、戎、狄等少数民族用兵,进而兼并其土地,进行文化渗透;受封的偏远诸侯国也逐步接受了中原文化。这表明分封制(  ) 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B.构建了国家大一统局面 C.激化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矛盾 D.推动了中原文明的传播 答案 D 解析 周代分封制下,诸侯王拥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并不能稳定周天子的统治,故A项错误;分封制下,周中央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力比较弱,故B项错误;材料主要讲述的是分封制下的诸侯国对周边地区进行文化渗透,故C项错误;依据材料内容可知,西周诸侯王进行武力兼并的同时,对被兼并的地区进行文化渗透,从而传播了周王朝代表的中原文化,故D项正确。 3.(2016·石家庄模拟)鲁哀公十四年夏,齐国陈恒弑其君,孔子斋戒沐浴三天,向哀公恳请伐齐,哀公让他“告季孙”,孔子又向季孙(鲁国的卿家贵族,掌握鲁国实权)请求出兵,结果遭到拒绝。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分封制已经走向全面崩溃 B.季孙拒绝出兵是为维护宗法制 C.孔子伐齐是因为反对暴政 D.孔子克己复礼的理想难以实现 答案 D 解析 依据材料关键语句如“陈恒弑其君”“告季孙”“鲁国的卿家贵族,掌握鲁国的实权”“遭拒绝”等,表明孔子生活的春秋时代,分封制已经逐渐瓦解,但还不是全面崩溃,故A项错误;季孙本身就是宗法制的破坏者,拒绝出兵不是维护宗法制,故B项错误;礼乐制度遭到严重破坏,孔子要求出兵伐齐,是因为弑君事件破坏宗法礼乐制度,而不是暴政,故C项错误;孔子出兵请求遭到拒绝,说明其克己复礼的理想难以实现,故D项正确。 二、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 时段特征 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一统的时代,也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其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以后历代封建王朝所沿袭;秦汉时的农耕经济进一步发展,秦汉文化作为先秦文化成就的总结和升华,为后世封建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魏晋时期是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中央集权遭到严重削弱,封建国家陷入分裂;各民族相互交往,出现融合的局面。江南经济得到开发,中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考点时空定位 时间 政治 经济 文化 秦代 (前221~前207年) 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等) “市”的管理严格,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 ①崇尚法家,焚书坑儒 ②统一文字:小篆 ③隶书产生 西汉 (前206~公元8年) ①汉承秦制 ②设立“中朝” ③设刺史以监察地方 ④察举制 ①牛耕逐渐普及全国 ②纺织技术发达、丝国、铁业官营制度 ③商运活跃、丝绸之路 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②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