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才之路】高中语文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练习:散文 第5单元 略读《光》《树(节选)》 .docVIP

【成才之路】高中语文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练习:散文 第5单元 略读《光》《树(节选)》 .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成才之路】高中语文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练习:散文 第5单元 略读《光》《树(节选)》

第五单元 【略读】 一、课内双基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晨曦(xī)  吝啬(sè)  褊(piān)狭 B.臃(yōng)肿 黑魆魆(xū) 奄(yān)忽 C.阴霾(mái) 窸(xī)窣 畸(jī)零 D.树瘿(yīng) 锡箔(bó) 棕榈(lǘ) 【答案】 C(A褊:biǎn,B奄:yǎn,D瘿:yǐng) 2.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萦绕(萦回) 吝啬(过分爱惜自己的财物,当用不用) 陆离光怪(形容现象奇异,色彩繁杂) B.熏风(秋风) 彷徨(走来走去,犹疑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排山倒海(比喻力量强,声势大) C.奄忽(忽然) 阴霾(霾的通称) 前仆后继(前边的人倒下,后面的继续跟上去。形容英勇奋斗,不怕牺牲) D.泫然(眼泪下滴的样子) 盲点(眼球后部视网膜上的一点,和黄斑相邻,没有感光细胞,不能接受光的刺激,物体的影像落在这一点上不能引起视觉,比喻不能感受外界信息的地方) 树瘿(树瘤) 嘿然(默然) 【答案】 B(熏风:和暖的南风)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2013中国互联网金融高峰论坛”在杭州举行,著名金融学家郭田勇与10余家金融机构共同把脉互联网金融未来。 B.你我生活的这座城市里,古老悠远的城墙遗址,宁谧幽雅的大成圣殿,古韵流淌的宽窄老街……每一处富有历史文化内涵的景点都是一页唾手可得的活的史书。 C.中日关系的发展并不令人乐观。如果发生意外,地区局势有可能失控,在未来的数月乃至数年中,避免中日间矛盾的升级是十分重要的。 D.他们在一封致ABC的公开信中说,这段不当内容已远远超出童言无忌和美式幽默的范畴,而主持人吉米·基梅尔和ABC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华人并不缺少幽默感,但不能容忍这种公然歧视。 【答案】 B(A.把脉:诊断;比喻对某事物进行调查研究,并做出分析判断。B.唾手可得,指极容易得到,此处应为“触手可及”;C.乃至:甚至;D.不可推卸:承担。)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联合国安理会能否主持公道,能否及时阻止他国干扰叙利亚内政,这对叙利亚国内局势的稳定起着积极的作用。 B.通过人民网9月19日刊发的消息,使我们了解到在节日禁令颁布后的首个中秋仍然存在着顶风送礼的现象。 C.为满足与日俱增的客流运输需求,缓解地铁线路载客,近日,武汉地铁2号线拟再增新车上线运营,并向南延长至高新六路。 D.由于国会无法通过预算,美国联邦政府停摆。一些公共景点也停止对外开放,时隔17年,美国民众再尝政府“关门”苦果。 【答案】 D(A.两面对一面,搭配不当;B.“通过……使……”有误,滥用介词导致主语残缺;C.,成分残缺“缓解地铁线路载客”后应添加“的压力”。) 5.下面对《光》的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篇散文基本上以时间为线索,描述了一天之内“光”的变化及其带给人的感受。作者关于“光”的感受极为细密,导致整篇行文也十分精细、绵密。 B.全文共九段,大致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1~2段)写晨光,第二部分(3~4段)写阳光,第三部分(5~8段)写光与黑暗的关系,第四部分(第9段)写夜晚的声音。 C.作者从黎明写起,黎明是通过光来显现的,“只有窗口模糊灰白的一小方天”,“不过是灰白的晨曦”。此时作者尚在“刚醒未醒之间”,感觉是混沌的(这种处于临界点的混沌感觉在后面多次出现),这晨光给人的“第一印象”是“灰败冷寂”,因为它掀起了“昨天的愁烦”。不过,作者认为“晨曦最活泼闪烁”,只是不易被人觉察罢了。 D.作者拿阴天的灰色和晨曦的灰色相比较,随后进一步指出“晨光比其余的光羞缩胆怯”。在此基础上,作者通过展示黑暗与阳光的对峙、天空中蓝的微妙变化,勾画了早晨的“可爱”。 【答案】 B(第1段为第一部分,第2~4段为第二部分) 6.下面对《树》的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篇谈论树的散文,除了重点谈菩提树、圣诞树、棕榈之外,还谈到桑、松等。在作者看来,这些树,或者与一种信仰有关,或者代表了一种精神。 B.菩提树与基督有关,象征着东方宗教的人本思想;圣诞树与佛教有关,担负着一种救赎主题;棕榈与回教有关,体现了倔强、忍耐的品格;桑虽然无关信仰,但显示了可贵的朴实与清严;松则是中国士族和仙逸的共同化身。原文共四节,这里选了其中的三节。 C.“一对菩提树谦逊地生长在都市的盲点”,起头这句简洁的陈述直截了当地将菩提树的姿势呈现了出来——“谦逊”“生长在都市的盲点”,这句话仿佛探照灯一样,其光线所及,后面的几段描述都在它的辐射之下。 D.第一节的第二至六段,不同侧面刻画了菩提树的树身、叶廓乃至表皮,有的着眼于细节(第五段),有的偏重于整体(第三段),有的是二者兼顾(第二、六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