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为学.ppt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六年级下册《为学

比一比 看谁讲的好 想一想 在正常情况下,龟跑得过兔吗? 这说明什么? 龟取胜,除了兔睡大觉,还有别的原因吗? 这又说明什么? 兔子为什么失败? 不能. 龟不善跑,受到天资的限制 不停地走 主观努力可以突破天资的限制 有天资没利用 结论 有好的天资却屏弃不用,这和天资差没什么区别.这一道理,早在清代就有彭端淑在<<为学>>一问中指出,让我们一同走入------ 彭端淑 教学目标 1:把握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领会作者的观点,了解本文的写作方法. 2:熟读背诵,借助工具书并搜集资料加以分析综合. 3:领悟文章所蕴涵的哲理,教育学生从小树立远大志向, 解题 题目《为学》 为——做 学——学问。 作者简介 彭端淑,字乐斋,清代四川人.自幼聪慧,十岁即能诗文,曾与两个弟弟在紫云山下读书,后都闻名与京师,被后世人称为”三彭”.雍正年间进士,历任吏部郎中.后辞官回家,晚年在四川锦江书院讲学.他博学多才,擅长诗文.著作有<<白鹤堂文集>>,<<雪夜诗坛>>,<<晚年史稿>>. 预习学案 1·读熟文章,读清句读。 2·简介作者,了解背景 3·理解文章阐述的道理 天下事有难易乎?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 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译文     天底下的事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 只要去做,那麼困难也变容易了;如果不去做,那麼容易的也就变困难了.人们求学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 去学的话,困难的也变容易了;不去学的话,容易的也会变困难了. 语气词,吗 做 也 了 求学,做学问 学习 自学指导1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bǐ yù shì bō 边境 去,往 告诉,对…..说 凭借,依靠 和尚用的碗 雇 还,尚且 到 把 译文 四川的偏远地方有两个和尚,一个贫穷,一个富有.穷和尚告诉富和尚说:「我想要前往南海,你认为怎麼样 」富和尚说:「你凭什麼前往呢 」穷和尚说:「我只要一个瓶,一个钵就够了.」富和尚说:「我几年来一直想雇船前去,还是不能.你凭什麼前往呢 」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回来,把前往的事情告诉富和尚,富和尚露出惭愧的神色. 2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 距离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难道 表示反问语气 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于此,到那里 译文 位於西边的四川距离南海,不知道有几千里远 有钱的和尚不能前往,没有钱的和尚却可以到达.人们在立志上,反而比不上四川偏远地方的和尚吗 ? 3 提问,两个和尚同时面对着困难,“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是何道理? 贫僧立志而行,在困难面前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去为,而富和尚只强调客观条件,不立志而行。 以事喻理 古今异义 鄙 之 买 去 古义 边远 今义 卑鄙 古义 去,往 今义 常用在形容词,数量词,名词之后 古义 租或雇 今义 与卖相对 古义 距离 今义 到,往 一词多义 之 学 人之立志 吾欲之南海 主谓之间,不译 动词,去,往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 名词,学问 学之,则难者亦易矣 动词,学习 自学指导 1.作者是如何提出观点的? 作者先由天下事说起,天下事难不难关键在于做不做,进而推出做学问难不难关键在于学不学,亮明观点:做学问,只要学,难的也会变简单,不学,简单的也会变难 2.作者是如何证明自己的观点的? .通过故事比喻论证. 3.结尾一段可否去掉? 不可以,结尾一段总结故事,得出结论 小结 提出观点:为学 学 难 易 不学 易 难 证明观点 事在人为 故事:二僧 贫者 为 至 富者 不为 不至 得出结论: 人贵立志 对比鲜明 以事喻理 学则易,不学则难。应立志为学 我们的感想是: 本文表达了所有长辈对下一代的期望,我们应该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来回报长辈们对我们的爱! 考考你 本文的论证方法有哪些? 道理论证 举例论证 对比论证 比喻论证 再见 作业 背诵课文 预习作业 熟读课文,理解寓意。 掌握寓言的写法。

文档评论(0)

xy8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