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节 人格的科学研究幻灯片.pptVIP

第一章节 人格的科学研究幻灯片.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六、人格心理学的任务与主题 人格心理学的双重任务 关于个体差异的研究。 作为独特的、整合的、整体的单个人的研究。 人格心理学的四大主题 人格与特质。 人格与动机。 人格与认知。 人格与社会背景。 人格研究的两大传统 应用性研究的传统:体液说?歇斯底里?精神分析?依恋理论?固定角色疗法 学术性研究的传统:早期的类型理论?体型说?内外倾学说?近代的类型论?特质论?五因素理论 附录一:人格与常识 与智力一般的人相比,天才倾向于是古怪和难以适应环境的。 无论是家庭中的头生儿、中间儿还是末生儿,出生顺序与他(她)的人格有关。 大多数为社会做出显著贡献的人,如科学家、作家、作曲家等,他们在年老时所做的贡献最大。 攻击性的人倾向于有低自尊心。 30岁以后人格变化很小。 乐观的人比悲观的人倾向于更健康。 低自尊导致了人们的心理问题。 一个人能够被轻易地归为某种类别或类型。 人们受广告、流行音乐和自助录音带中潜藏的、无意识信息的影响并不大。 多数人对他人如何看待自己都有一个极好的观念。 附录二:西方学者眼光中的“人格” 人格是对个体在特定情境中的行为预测(Cattell,1950)。 人格是某科学家一次能给出的关于个人行为细节的最适当的理论解释(McClelland,1951)。 人格是对个体环境的实际方面或感知方面的体验、分辨或操纵的相对持久的倾向系统(Bronfenbrenner,1951)。 人格是个体特质的独特模式(Guilford,1959)。 人格是一个由各个部分或元素组成的有机的整体,因其内部活动以某种方式进行而从环境中分离开来(Sanford,1963)。 人格是个体性格、气质、智力和体格的相对稳定而持久的组织,它决定着个人适应环境的独特性(Eysenck,1970)。 人格是能够进行测量的个体差异的所有相对持久的维度的总和(Byrne,1974)。 人格是个人心理特征的统一,这些特征决定人们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它们与别人的行为有稳定的差异(Mischel,1986)。 人格是指一个人区别于另一个人的并保持恒定的具有特征性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模式(Phares,1991)。 附录三:古今中外“人性论” 中国古代的人性观:“人之初,性本善”(孔子);“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礼记·礼运篇》);“生之谓性”,“食色,性也”(告子);人生来具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种善端(孟子);“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 亚里斯多德:人在本性上是“政治动物”。 中世纪:人性即神性,基督教认为,人是按上帝的形象创造的,并使之管理其他所有受造物。因为他具有某种自我意识和能力来自由地爱,而这正是上帝自己的特征。 文艺复兴以来:将人性看成是人类的善良天性或人类的理性。 弗洛伊德:意识根本就不是自由的和理性的,人性就是人的非理性。 萨特:人的存在先于他的本质,我们既不是被上帝也不是被进化或其他任何东西为任何目的创造的,我们只是发现了自己的存在,然后确定把我们自己造就成什么样子。 洛伦茨:我们的行为方式与动物的行为方式有着根本的相似之处,即有着一种对自己同类采取攻击行为的天生动力。这是对整个人类历史上的冲突和战争、对本属理性的人而不断做出非理性行为的唯一可能的解释。 马克思:“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故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与弗洛伊德强调个人的和精神的原因相对,马克思强调社会的和经济的原因。根本不存在单个人的人性这个东西,对某一社会或某一时期的人来说是正确的东西,对另一地域或另一时代的人来说则不一定正确。“人的存在决定人的意识” 。 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人格的看法 (一)人格形成思想 1、染积说:“子墨子言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 2、阶段说:孔子:“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淮南子》写道:“凡人之性。少则猖狂,壮则是强暴,老则好利。一人之身既数变矣。” 3、差异说:荀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 附录四:实验设计的方法 被试内设计(within-subjects design):指一组被试中的每一个被试都接受整个实验的各种实验处理的设计,目的在于控制被试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如果各实验处理的效应之间有差异,由于同一被试接受不同的实验处理,就不存在被试的个别差异与实验变量效果混淆的问题,因此可以说这些差异是由实验处理不同引起的。 被试间设计(between-subjects design):指每一组被试只在一种实验条件下做实验,如随机组设计或随机分层设计的各个被试组即是如此。 混合设计(mixed design):指综合上述两种基本设计而制定的实验计划。一个混

文档评论(0)

精品课件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