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研究生课程2XPeXtremeProgramming.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硕士研究生课程2XPeXtremeProgramming

RUP的整体架构 RUP的迭代模型 2、XP (eXtreme Programming) 敏捷方法的代表。 Kent Beck在他的开篇之作《Extreme Programming Explained – Embrace Change》中提出-97年 一种高度动态的过程,它通过非常短的迭代周期来应对软件开发中的变化 强调有效测试和演化设计――fowler Kent Beck在XP的开篇之作《Extreme Programming Explained - Embrace Change》中提出了极限编程这一创新的软件过程方法论。 极限编程 是一种高度动态的过程,它通过非常短的迭代周期来应对需求的变化。在极限编程中,包括四个基本活动:编码、测试、聆听与反馈 很多轻量型的软件开发方法 例如水晶模型、适应模型以及极限编程等 它们都强调,软件开发是人与人合作进行的过程,因此成 功的软件开发过程应该充分利用人的优势,而弱化人的缺点,突出了人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的作用。 什么时候需要XP? XP的目标:在规定的时间生产出满足客户需要的软件 需求不明确、变化快 高风险:在特定的时间内,面对一个相当难开发的系统 中小型团队(人数不超过10 个) XP的系统隐喻 过程顺利完成 发扬4个价值准则 实现12个实践 依赖于 平衡短期利益与 长期利益的冲突 依赖于 构造XP开发规范中 的四项活动: -编码 -测试 -聆听 -设计 XP有四个核心价值 沟通:问题往往是由于开发人员与设计人员、设计人员与客户之间的沟通不畅造成的 简单:应该尽量保持代码的简单,只要它能工作就可以与其实现一个复杂的的系统,不如设计一个能够满足目前需要的、简单的系统,因为你所考虑的情况可能永远都不会发生。 反馈:尽快获得用户的反馈,并且越详细越好,使得开发人员能够保证自己的成果符合用户的需要。 勇气:这是最重要的核心价值。因为XP强调要拥抱变化,因此对于用户的反馈,要勇于对自己的代码进行修改,丢掉坏的代码。 XP的12个核心实践 规划策略(Planning game) 系统隐喻(System Metaphor) 简单设计(Simple design) 配对编程(pair programming) 编码标准(Coding standards) 测试驱动(Test-driven) 重构(Refactoring) 持续集成(Continuous integration) 小发行版(Small releases) 现场客户(On-site customer) 集体代码所有权(Collective ownership) 一周40小时 (40-hour week) XP项目的状态图 XP适用范围: XP适合规模小、进度紧、需求变化大、质量要求严的项目。 它希望以最高的效率和质量来解决用户目前的问题,以最大的灵活性和最小的 代价来满足用户未来的需求,XP在平衡短期和长期利益之间做了巧妙的选择。 功能需求可以固定的,可以作比较精确的需求设计的,生命周期很长的,超大型软件项目,人员数码十分巨大的(比如上百人)不适于适用XP方法 从CMM角度看XP XP部分满足或大部分满足了CMM 2-3 级KPA 的要求,而基本上没有涉及CMM 4-5 级的KPA XP 侧重于具体的过程和开发技术,而CMM 更关注组织和管理上的问题 XP 缺少的一个重要内容是“institutionalization” --Mark Paulk, SEI 思 考 题 1.软件质量控制对复用的影响 2.CMM如何提高软件开发质量 2、软件过程的度量   过程度量,就是针对所指定的软件过程,以某种方式使其过程能力指标实现合理的量后化,从而以一定的标准衡量该软件过程的质量。过程质量表现在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过程能力是过程质量的动态表现、是通过过程运作而体现的。   过程度量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过程改进。度量的模型有:  FCM(Factor Criteria Metric Model)模型 GQM(Goal Question Metric)模型 3、软件过程成熟度 指一个特定的软件过程被显式定义、管理、度量、控制和能行的程度。成熟度可以用于指示企业加强其软件过程能力的潜力。 当一个企业达到了一定的软件过程成熟级别后,它将通过制定策略、建立标准和确立机构结构使它的软件过程制度化。而制度化又促使企业通过建立基础设施和公司文化来支持相关的方法、实践和过程。从而使之可以持续并维持一个良性循环。 不成熟企业的标志: 缺乏确定的软件过程和相应的管理和控制; 即使给出了软件过程,也不严格的遵循和强制执行; 管理是完全被动的,管理者采用的策略是救火式的,即出了事才去解决,解决的时候

文档评论(0)

wumanduo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