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湖南省桑植县贺龙中学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课件:《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共44张PPT).ppt

湖南省桑植县贺龙中学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课件:《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共44张PPT).ppt

  1.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湖南省桑植县贺龙中学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课件:《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共44张PPT)

桑植县贺龙中学 桑植县贺龙中学 课程标准: 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 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桑植县贺龙中学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一、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 一、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 发展“两弹一星”战略的背景: 一、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 发展“两弹一星”战略的背景: ①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敌视中国; 一、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 发展“两弹一星”战略的背景: ①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敌视中国; ②60年代中苏关系急剧恶化; 一、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 发展“两弹一星”战略的背景: ①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敌视中国; ②60年代中苏关系急剧恶化; ③美苏争霸,导致世界局势紧张; 一、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 发展“两弹一星”战略的背景: ①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敌视中国; ②60年代中苏关系急剧恶化; ③美苏争霸,导致世界局势紧张; ④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安定的环境。 一、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 发展“两弹一星”战略的背景: ①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敌视中国; ②60年代中苏关系急剧恶化; ③美苏争霸,导致世界局势紧张; ④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安定的环境。 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 不受人家的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毛泽东 ☆1964年第一颗原子 弹爆炸成功,打破美苏的 核垄断。 ☆1967年氢弹爆炸成功 邓稼先(1924— 1986),中国物理学家; 1950年获美国普渡大学博 士学位,当年回国。他是 中国核武器理论研究的开 拓者与奠基人之一,是中 国核试验在技术上的主要 组织领导者之一。被誉为 中国的“两弹元勋”。 ◆ 秦 山 核 电 站 内 部 ◆ 大亚湾 核 电 站 1960年中国仿制近程导弹成功。 1964年独立研制的中近程导弹发射成功。 东方红一号卫星是我国于1970年发射的第一颗 人造地球卫星。我国是继苏、美、法、日之后,世 界上第五个用自制火箭发射国产卫星的国家。 1982年,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从潜 艇水下发射战略导弹的国家; 从“东方红1号”成功发射至2001年,中国 研制并发射了15种类型、50余颗人造地球卫星, 发射成功率达90%以上。 1975年,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中国 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 1979年,中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拥有远洋 航天测量船的国家。 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的神舟五号载人飞 船,于2003年10月在酒泉发射升空。我国首次载人 航天飞行圆满成功,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 天技术的国家。 2005年10月,在经过太空飞行,完成中国真正意 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后,神舟六号载人飞船 返回舱顺利着陆,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安全返回。 2008年9月27日北京时间16时43分,中国神舟七号 载人飞船航天员翟志刚顺利出舱,实施中国首次空间 出舱活动。 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 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 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 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 标志。 尖端科技的发展,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国际关系 中有巨大影响和作用。当代社会的经济竞争和军事政治 角逐,实际是科技力量的竞争。科技的发展,促进了我 国生产力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是国家繁荣昌盛的 重要标志。 一、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 ——邓小平 中国农民说,吃饭 靠“两平”,一是邓小 平;二是袁隆平。 二、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二、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1.20世纪60年代,袁隆平开始水稻高产育种 研究; 2.1973年,袁隆平和助手在世界上成功培育出 杂交水稻-----南优二号,并大面积推广,增产 20%。 3.2001年,袁隆平获中国国家最高奖项: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今天中国水稻种植面积 中,约有一半是采用袁隆平 培育的产品,每年可以多养 活6000多万人。2004年,袁 隆平领导的超级杂交稻项目 取得重大突破,提前一年实 现了大面积亩产超过800公 斤的目标,这意味着每年又 可以多养活7500万人。 2004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袁隆平 桑植县贺龙中学 三、计算机和生物技术的发展 三、计算机和生物技术的发展 1.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三、计算机和生物技术的发展 1.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 三、计算机和生物技术的发展 1.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1946年,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