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品解析:内蒙古自治区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乌兰察布分校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年级语文试题
(命题人:汪帅 审核人:白占良 分值 150分 时间150分钟 )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共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有人说,当今社会,有一样东西几乎让所有人都无可逃逸,那就是浮躁的风气。这话虽有些偏激,却道出了许多人欲言难言的自我困惑。
杂乱吵闹是喧嚣的外在表现,其本质则是浮躁,是人们内心的急躁、失衡、不沉稳。浮躁,是丧失定力,随波逐流;是心急如火,投机取巧;是虚浮夸张,一片泡沫;是不要过程,只要结果。人生在世,谁都有各种各样的追求和欲望,古今中外,概莫能外,这本无可非议。问题在于,面对浮华世界,人们的欲望变得更大、更多、更急切,由此衍生出浮躁的社会风气。
浮躁之风盛行,会导致这样的现象:为官者盼望一步登天,为学者盼望一步到位,为商者盼望一夜暴富,为艺者盼望一举成名。也容易出现这样的结果:社会被浮躁之风笼罩,清静的人生、专心的工作、精良的产品,变得稀罕起来;因为求快而忽视了细节和质量,导致一些地方事故多发、反复折腾、劳民伤财。那些整日忙碌赶场子的人,那些“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人,那些跟风起哄盲目不安的人,看似日理万机,好像勤奋忙碌,到头来往往难成大事,原因就在于他们“用心躁”而无法“用心一”。
对于浮躁,古人总结出了“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的道理。今天的社会日新月异,节奏加速,变化更快、更多、更大,人们对变化的感受极为敏感;但同时也不要忘记,变动不居之中也有恒定不变的规律 --结果需要过程,成功必得付出。即便是插上了新技术的翅膀,站上了创新的风口,如果没有扎实稳固的知识和技能储备,成功终究是短暂而不稳固的。舒服与辛苦,安逸与劳顿,亦有着互相转换的辩证法。
《道德经》里讲,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人活一辈子,要想给社会给后人留下点东西,要想实现自我价值,就必须避开社会的喧嚣,拒绝外来的诱惑,祛除内心的焦躁,静下心定下神,扎扎实实、聚精会神地做事,而不要被外界的喧嚣浮躁所裹挟。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所揭示的,乃是喧嚣之中的宁静心态。内心的宁静,是一种穿越世俗、撇开浮躁的力量,有了它,便可以每临大事有静气,便听不到外界的吵闹嘈杂,便能忍得孤寂、受得清苦、看穿陷阱、看淡诱惑。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有了静的底色,才有达的境界、定的气质、和的格调,才能让人生剧本脱俗雅致。能够保持内心的宁静,是“大家”风范,亦属常人能力所及。内心的宁静,是最为深厚的修行。让宁静成为心灵的常态,我们不必超脱凡尘,也一定可以专心致志、成就非凡。
(选自2016年4月《人民日报》,有删改)
1. 下列关于“浮躁”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浮躁是当今社会上的一种风气,所有人都不可避免地被它所困扰,也都无法逃避。
B. 浮躁是人们喧嚣的本质,杂乱吵闹则是其表面现象。
C. 浮躁是人们心中产生急躁,失去了定力,只重视结果不重视过程的表现。
D. 因为人们面对浮华世界而欲壑难填,所以社会风气变得浮躁。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
A. 无论是古今,还是中外,人们都会有无可非议的各种各样的奢望,这奢望也会变得更大、更多、更急切。
B. 如果社会上浮躁风气盛行,那么这就会使社会中多个行业的人们变得急于求成。
C. 一些地方的工程出现事故多发、反复折腾又劳民伤财的现象,是因为工程负责方一心求快而忽视了施工的细节和质量。
D. 有些人做事由于用心不专一,只顾着忙赶场子,看似在勤奋忙碌,可到头来往往也难成大事。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道德经》所言“静为躁君,躁则失君”,呈现的是一种相互转换的辩证法。
B. 无论是古代,还是日新月异的今日社会,要想实现自我价值,就必须保证不被社会的喧嚣浮躁所裹挟,要静心定神、扎实做事。
C. 陶渊明的“心远地自偏”,是一种能穿越世俗、撇开浮躁,进而能忍得孤寂、受得清苦的宁静心态。
D. 每临大事有静气,是一种“大家”风范,也是最为深厚的修行,虽然不是常人所能及,但是大家都要专心致志,让宁静成为心灵的常态。
【答案】1. A 2. A 3. D
【解析】
1.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命题者常将选项的干扰点设置在一些不同的对应关系、程度、范围等上,多多熟悉误区设置的点,无疑是提高答题准确率的关键。A项,“所有人都不可避免地被它所困扰”错误,“所有人”扩大范围;文章第一段原句是“有一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精品解析:【全国市级联考】江西省南昌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原卷版).doc
- 精品解析:【全国市级联考】江西省南昌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原卷版).doc
- 精品解析:【全国市级联考】江西省南昌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科数学试题(原卷版).doc
- 精品解析:【全国市级联考】江西省南昌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数学试题(原卷版).doc
- 精品解析:【全国市级联考】江西省南昌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解析版).doc
- 精品解析:【全国市级联考】江西省南昌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解析版).doc
- 精品解析:【全国市级联考】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2017-2018学年高一上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解析版).doc
- 精品解析:【全国市级联考】山东省淄博市2018届高三3月模拟考试数学文试题(解析版).doc
- 精品解析:【全国市级联考】河北省唐山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doc
- 精品解析:【全国市级联考】河南省南阳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文)试题(原卷版).doc
- 精品解析: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doc
- 精品解析: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
- 精品解析:内蒙古通辽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
- 精品解析:内蒙古阿拉善左旗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doc
- 精品解析:内蒙古阿拉善左旗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
- 精品解析: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8.2 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专题练习题 含答案(解析版).doc
- 精品解析:北京四中【精编】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一模)仿真卷(A卷) 理综物理试题(原卷版).doc
- 精品解析:北京市人大附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 化学试卷(原卷版).doc
- 精品解析:北京市2018年春季普通高中会考政治试题(原卷版).doc
- 精品解析:北京市人大附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 化学试卷(解析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