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品解析:衡水市武邑县宏达中学2018年下学期5、安史之乱与唐朝的衰亡 同步练习(解析版)
17-18学年初一第二学期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的衰亡同步练习
1. 唐朝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是公认的中国古代最强盛的时代之一。唐朝的建立者和灭亡唐朝的分别是(???)
A. 李渊、黄巢 B. 李世民、朱温
C. 李渊、朱温 D. 李世民、黄巢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唐朝的有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907年,节度使朱温灭亡了唐朝。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2. 公元755年,掀起反唐叛乱的是( )
A. 安禄山、史思明 B. 安禄山、史朝义
C. 安庆绪、史朝义 D. 安庆绪、史思明
【答案】A
3. 唐朝后期出现了藩镇割据局面,这里的“藩镇”是指( )
A. 人口集中的地方城镇
B. 京畿附近负责守卫的城镇
C. 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D. 边境重要地区设置的军镇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在安史之乱后添了许多节度使,而节度使管辖的地区称为藩镇,都是边境重要的地区,唐朝中央政府本以为,可以通过藩镇来平定一些叛乱,不料藩镇就是导致唐朝混乱乃至灭亡的总根源,ABC都不符合藩镇割据的特点,所以答案选择D
4. 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了五个政权(即“五代”),按先后顺序排列这五个政权正确的是( )
A. 后梁、后汉、后唐、后周、后晋
B. 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C. 后晋、后梁、后周、后汉、后唐
D. 后周、后汉、后晋、后唐、后梁
【答案】B
学*科*网...
5. “安史之乱”是一场( )
A. 中央政权与地方军阀势力的斗争
B. 人民反抗暴政的斗争
C. 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
D. 反对民族压迫的斗争
【答案】C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安史之乱”是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反抗唐朝统治者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也促使唐代开始出现藩镇割据的局面。C项符合题意;“安史之乱”后才开始出现藩镇割据,地方军阀势力才发展起来,A项不合题意;“安史之乱”是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发动的,B项不合题意;“安史之乱”是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反抗唐朝统治的叛乱,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C。
点睛:判断历史事件的性质,从领导者和革命任务、目的等方面入手分析。安史之乱是唐朝将领和唐朝统治者之间一场内乱,目的是争夺领导权,由此得出是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由此确定答案。
6.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的诗句与哪一项有关?( )
A. 安史之乱 B. 藩镇割据
C. 宦官专权 D. 黄巢起义
【答案】A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写道:“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霓裳羽衣曲、宛转蛾眉”指的是杨贵妃;“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安史之乱起后,玄宗的仓皇出逃西蜀,引起了“六军”驻马要求除去祸国殃民的贵妃。杨贵妃死在马嵬坡前。故诗人描写的是安史之乱。A项符合题意;藩镇割据、宦官专权 、黄巢起义都是唐朝后期出现的现象,但是与诗句无关,BCD三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B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A。
7. 标志着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 )
A. 三藩之乱 B. 七国之乱
C. 八王之乱 D. 安史之乱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标志着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安史之乱是一场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战争,所以广大人民群从对这场战争是厌恶的。安史之乱集团是一股分裂割据的反动势力,是发动战争的祸首,更遭到人民的强烈反对。这是唐王朝从盛至衰的转折点。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8. 材料一 (节度使的更替)或父死子握其兵而不肯代,或取舍由于士卒;往往自择将吏,……以邀命于朝(要求朝廷正式任命)天子顾力不能制,则忍耻会垢,因而抚之。
材料二 ……(节度使)遂擅署吏,以赋税自私,不献于朝廷。
回答问题:
①上述材料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后的什么历史现象?
②根据材料说明其具体表现。
【答案】(1)藩镇割据。
(2)节度使的更替,或父死子继,或由藩镇部将自行决定人选,皇帝被迫承认。节度使自己委派官吏,藩镇自己留用赋税,不向中央缴纳。
【解析】(1)依据材料一的内容:节度使的更替不再由唐朝的皇帝任免,父亲死后由其子继承,而且自己选择将吏;皇帝也不能制止这种现象,因为节度使拥兵自重,皇帝忍受耻辱,对节度使安抚;材料二节度使也不想朝廷缴纳赋税,由此可知材料反映了:唐朝的中央权力衰微,安史部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利加大,逐渐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2)依据第一问已知材料反映藩镇割据。本问就是根据材料概括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精品解析:内蒙古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原卷版).doc
- 精品解析:内蒙古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
- 精品解析: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原卷版).doc
- 精品解析: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doc
- 精品解析:内蒙古自治区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
- 精品解析: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doc
- 精品解析: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
- 精品解析:内蒙古通辽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
- 精品解析:内蒙古阿拉善左旗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doc
- 精品解析:内蒙古阿拉善左旗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
- 精品解析:辽宁省凌源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
- 精品解析:辽宁省普通高中2017-2018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化学试题(原卷版).doc
- 精品解析:辽宁省凌源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月考物理试题(原卷版).doc
- 精品解析: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九章 力与运动 测试题(解析版).doc
- 精品解析:辽宁省普通高中2017-2018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化学试题(解析版).doc
- 精品解析:部编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配套练习:期末测验(解析版).doc
- 精品解析:部编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配套练习:期末测验(原卷版).doc
- 精品解析:部编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配套练习:第四单元评估(原卷版).doc
- 精品解析:福建省泉州市2018届高三毕业班3月质量检查理综化学试题(原卷版).doc
- 精品解析: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习题:10.老王(原卷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