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企业国际化路径选择论文:中国企业国际化路径选择的现状及建议
企业国际化路径选择论文:中国企业国际化路径选择的现状及建议
内容提要 国际化成为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企业发展无法回避的问题,而选择合适的国际化路径是其成功的关键。本文在分析我国企业国际化路径现状的基础上,认为我国企业在进行国际化过程中存在缺乏战略意识和有效的战略设计、不熟悉国外的法律且受政治上的“威胁”、文化整合能力不足、制度性因素等方面的问题;最后本文从政府层面和企业层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国际化路径
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许多企业积极投身于国际市场竞争,拓展对外贸易,发展跨国经营,使我国经济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自1988年到2009年二十二年中,我国2009年的出口总值比2008年略有下降,达到12016,11806亿美元。据商务部国外经济合作司统计,截至2009年底,非金融类企业境外投资额达到433亿美元,同比增长6.5%,为历史最高水平。但是,对于中国企业如何走出去,应该选择一条什么样的路径等问题,则一直处于探索之中,在这方面华为、中兴通讯、联想、tcl、海尔、海信、长虹走在了前列,给国内其他企业走国际化道路提供了参考依据。这些公司所选的路径都不是固定的。企业国际化路径包括
一、我国企业国际化路径的现状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对外开放进一步深化,我国企业积极探索海外投资和境外加工贸易等多种国际化经营行为,海外投资数量和地域范围迅速扩大,以海尔、联想、长虹、春兰以及我国的大型国有企业为代表的国内企业开始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实践,我国企业增进了跨国经营的能力,并且己经取得了跨国经营活动的阶段性成果。就当前我国企业来说,在进入国际市
(一) 以贸易式路径为主
从上图可以看出我国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仍以贸易式路径为主。投资主体以外贸企业为主,以中化、华润、五矿等专业外贸易公司为代表的贸易型跨国企业,凭借长期从事进出口贸易的优势,率先走出国门建立海外生产基地,也是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最主要力量。目前我国许多服装、玩具、小五金产品和家用电器产品等企业就是以这种方式进入国际市场的,并且大部分企业的出口还只是间接出口。一些先进的企业己经开始通过国外的代理商,将产品出口到目标市场。
(二) 越来越多的企业采取投资式路径进入国际市场
2009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为5652899万美元。我国企业直接投资在行业分布上,以租赁与商务服务业、采矿业、金融业及批发与零售为主,分别占直接投资总额的36.22%、23.6%、15.45%、10.85%。在区域分布上,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以亚洲、拉美、非洲为主。
(三) 契约式和国际联盟式路径利用率比较低
(四) 跨国购并在投资式路径中的比重明显提高
与新建相比,购并能更快地进入东道国市场,迅速扩大企业规模,并能充分利用东道国现有的生产经营资源,相对降低境外投资的成本,因此成为许多企业拓展境外投资的重要方式。例如,2005年10月中石油以每股55美元的价格,击败了来自印度和俄罗斯的竞争对手,成功收购了哈萨克斯坦pk石油公司(petrokazakhstan,inc)所有上市股份,交易总额高达41.8亿美元。2007年12月国家电网以296亿人民币(约39.5美元)的投资,赢得菲律宾电网未来二十五年
二、我国企业国际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过去几年中,我国企业在国外市场上不断有精彩表现的同时,也间或有企业深陷反倾销泥潭的事件和讯息;中海油并购优尼科石油、海尔竞购美国家电巨头美泰、中集并购荷兰博格等最后都令人遗憾地以失败而告终。其中反映出在企业国际化路径选择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
(一) 路径选择缺乏战略意识和有效的战略设计
(二) 选择的路径往往“水土不服”
wto规则,不能按国际通行的办法开展经营活动。在对外出口中,国际贸易摩擦和贸易壁垒也与日俱增。在并购过程中,世界上许多国家对外国国有企业并购本国企业采取了抵制态度。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国优秀企业海外并购,往往以“经济威胁”、“国家安全”等理由加以反对。目前中国“走出去”进行海外并购的企业大多直接或间接地由国有控股,更是增加了并购的政治风险。2005年,中海油竞购美国第八大石油公司一尤尼科失败的重要原因,就是政治干预。在中海油收购案中,美国国会议员以“能源威胁”、“国家安全”、“掌握核心深海技术”等种种
案中中国政府扮演的角色。美国政界高层同样以“能源安全”和“经济安全”,对中海油收购制造障碍。
(三) 企业文化整合能力不足
(四) 制度性因素与管理制度的问题
绝大多数企业缺乏足以支撑海外发展、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的资源,尤其缺乏具有国际经验的管理人才资源。国际化管理人才是具有复合式知识与技能结构的管理精英。我国优秀企业如海尔、联想、tcl等在中国相对不规范的市场环境条件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在中国行之有效的经营手段、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低压变频器应用行业简介.doc
- 中信演示文稿.ppt
- 中信建投-日本零售行业现状及主要企业发展情况.doc
- 中信银行SWOT分析.ppt.ppt
- 中信银行礼仪 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ppt
- 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孵化器药物筛选平台.doc
- 中医三基医师中医临床基本技能操作.doc
- 中医内科医学罕见病诊疗指南-高脂血证.ppt
-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doc
- 中医外科学肺系病症 哮病.ppt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外监管公告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哈通信: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招商证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宏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2024 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pdf
- 品创控股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 2024.pdf
-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4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361度国际有限公司二零二四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西能源:2024年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