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史学理论的书目.docVIP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史学理论的书目

PAGE PAGE 1《关于史学理论的书目》赵彦昌中 文 书 目〔清〕章学诚,《文史通义》。〔唐〕刘知几,《史通》。〔汉〕司马迁,《史记》。杜维运,《中国史学史》(二)(台北:三民,1998)。杜维运,《中国史学史》(一)(台北:三民,1993)。周佳荣,《中国史学名著概说》(台北:唐山,1989)。钱穆,《中国史学名著》(一)(台北:三民,1973)。钱穆,《中国史学名著》(二)(台北:三民,1973)。麦劲生,《近代史学与史学方法》(台北:五南,2000)。王晴佳、古伟瀛,《后现代与历史学》(台北:巨流,2000)。杨豫、胡成,《历史学的思想与方法》(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杜维运,《史学方法论》(台北:三民书局,1999增订新版)。李守常,《史学要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于沛主编,《现代史学分支学科概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王旭东,《史学理论与方法》(合肥:安徽人民初版社,1998)。周梁楷等,《史学导论》(台北:国立空中大学,1995)。周梁楷,《历史学的思维》(台北:正中,1993)。姜义华,《史学概论》(台北:水牛,1992)。甲凯,《史学通论》(台北:台湾学生,1985)。王尔敏,《史学方法》(台北:东华书局,1977)。李家祺,《历史纂述的方法》(台北:台湾商务,1970)。姚永朴,《史学研究法》(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53)。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上海:商务,1922)。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上海:商务,1933)。李思纯译,《史学原论》(上海:商务,1968)。何炳松,《历史研究法》(上海:商务,1927)。何炳松,《通史新义》(上海:商务,1928)。卫聚贤,《历史统计学》(上海:商务,1934)。李则纲,《史学通论》(上海:商务,1935)。杨鸿烈,《历史研究法》(长沙:商务,1939)。蔡尚思,《中国历史新研究法》(昆明:中华, 1940)。吴 泽,《中国历史研究法》(重庆: 峨嵋,1942)。吕思勉,《历史研究法》(台北:华世,1974)。陆懋德,《史学方法大纲》(台北:独立,1945)。许冠三,《史学与史学方法》(香港:自由,1958)。许冠三编译,《历史哲学与历史解释》(初版未详;台北有环宇刊本)。李宗侗主编,《廿世纪之科学(九)─史学》(台北:正中,1966)。张致远,《史学讲话》(台北:中华文化出版事业委员会,1955)。许倬云,《历史学研究》(台北:商务,1966)。胡秋原,《史学方法之要点并论纯瞎说》(台北:学术,1970)。李 璜,《历史学与社会科学》(香港:友联,1961)。钱 穆,《中国历史研究法》(台北:三民,1969)。李家祺,《历史篡述的方法》(台北:商务,1970)。姚从吾,《历史方法论》(台北:正中,1971(姚从吾先生全集第一册)王尔敏,《史学方法》(台北:东华,1977)。黄俊杰编译,《史学方法论丛》(台北:学生,1977)。汉苑出版社,《中国古史研究法》(台北:汉苑,1977)。张玉法,《历史学的新领域》(台北:联经,1978)。杜维运,《史学方法论》(台北:华世,1979)。杜维运、黄俊杰编,《史学方法论文选集》(台北:华世,1979)。李弘祺等,《史学与史学方法论集》(台北:食货,1980)。康 乐、黄进兴编,《历史学与社会科学》(台北:华世,1981)。思与言,《史学与社会科学论集》(台北:明文,1983)。韦政通编,《中国思想史方法论文选集》(台北:大林,1981)。顾颉刚,《中国史学入门》(台北:木铎,1982)。严耕望,《治史经验谈》(台北:商务,1981)。严耕望,《治史答问》(台北:商务,1985)。葛懋春、项观奇编,《历史科学概论参考资料》(济南:山东教育,1985)。葛懋春编,《历史科学概论》(济南:山东教育,1985)。吴 泽主编,《史学概论》(合肥:安徽教育,1985)。乔 默等编,《怎样学习和研究历史》(北京:中国青年,1985)。严中平,《科学研究方法十讲》(北京:人民,1986)。孟庆顺、彭卫,《历史学的视野—当代史学方法概述》(西安:陜西人民,1987)。赵吉惠,《历史学方法论》(成都:四川人民,1987)。荣孟源,《史料和历史科学》(北京:人民,1987)。历史科学规划小组编,《历史研究方法论集》(郑州:河南人民,1987)。赵光贤,《中国历史研究法》(北京:中国青年,1988)。王清和译,《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北京:华夏,1988)。王 瓘译,《历史方法论大纲》(上海:译文,1988)。郝名玮译,《史学研究的新问题新方法新对象》(北京:社科文献,1988)。姚 蒙编译,《新史学上海》(上海:译文,1989)。莫润先、陈桂荣译,《历史学的范畴和方法》(北京:华夏,19

文档评论(0)

almm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