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毕业论文--浅议中药炮制对临床疗效的影响.doc

医学毕业论文--浅议中药炮制对临床疗效的影响.doc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学毕业论文--浅议中药炮制对临床疗效的影响

浅议中药炮制对临床疗效的影响 【摘要】中药炮制是中医用药特点的重要内容,它与医疗实践唇齿相依。但是现今中药饮片的炮制、使用、流通等环节的现状令人担忧,长此以往必将影响祖国医学的健康发展。因此必须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遵循中药的炮制特色,吸取精华,除去糟柏,从而起到了保证用药安全、有效,以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中药炮制;中药;临床疗效 中药炮制是中医用药特点的重要内容,它与医疗实践唇齿相依。关于炮制对医疗的作用,历代医药专家都相当重视,例如:宋﹒陈师文等在《太平圣惠方》中指出:“炮制失其体性,虽有疗疾之名,永无必愈之效,是以医者,务必殷切注意”。清﹒张仲岩在《修事指南》中也提出:“炮制不明,药性不确,则汤方无准而病症不验也……”。这些论述深刻揭示了炮制与药性、炮制与医疗的密切关系,炮制与药物的这种有机联系,使它在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现今中药饮片的炮制、使用、流通等环节的现状令人担忧,长此以往必将影响祖国医学的健康发展。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净选不严影响临床效果 净选是中药炮制的第一道工序。由于中药材源于大自然,因而在采收时往往混杂不少霉烂、变质药材及泥沙,杂物甚至于非药用部位。而同一药材因入药部位不同作用亦相反。如山茱萸的果肉涩精益髓,多用于遗精、滑精.小便频数,而其果核则正好相反,但是多数的药农、药商在加工时不进行认真挑选,有的含核量严重超过了药典标准(含核量不超过3%),选到15%至30%,这样的药用在病人身上其疗效可想而知了。类似未经选净的配方饮片还很多,如蒲公英、百花蛇舌草含大量的泥沙、杂草;柏子仁含壳量严重超标,款冬花含杆(非药用部位)太多,狗脊、香附子的鳞片未去净直接配方等等,这些饮片由于未能严格挑选,是不能保证临床疗效的。 2饮片的切制粗糙影响临床疗效 大血屯、木通、茯苓等一些药材,必须在产地趁鲜加工切制方能保证切出合格的饮片,原药材经加工切制成片、块、段、丝、粉碎之后不仅利于药房调配,也利于有效成份的煎出,提高疗效。如果饮片的厚度、大小、长短差距太大,煎煮时就会出现先溶、后溶、易溶、难溶等问题,根据物理学的扩散定律,物质扩散的量与颗粒的半径成反比,饮片太厚,煎煮时不易透心,影响有效成份的煎出;饮片太薄,则一些富含淀粉的药材在切割、干燥、贮存时易破碎,煎煮时易糊化,增加汤剂的粘度,不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但是目前流通的粗糙饮片令人无奈,除了饮片中混杂的连刀片、败片及变色走油片、发霉片之外,还有在配方中的首乌块、茯苓块、生熟地块等以个子形式出现的。这样的饮片不能煎至透心,有效成分不能完全煎出,直接影响到临床治疗效果。 3炒制饮片及辅料质量影响临床疗效 3.1清炒法:清炒法所炮制的药材较多,如对于种子、果实类药材进行炒制不但使其获得焦香气味,还使其果度爆裂,有利于有效成分煎出,从而提高了药效。但各种方法炒制后其成分有何变化?药性有阿改变?各炒法的火候应掌握到何种程度?等等,这些都需要遵循炮制意图,才能达到预期的临床疗效。3.2加辅料炒(如麸、米炒、醋炙、酒炙、蜜炙、姜汁炙等等):加辅料炒是炮制法的一大类,其作用各不相同,如醋炙,其中一个作用是增强止痛的功效,从元胡的研究即证明此点,元胡止痛的主要成分是生物碱,但为游离状态,不溶或难溶于水,经醋制后,由于游离生物硷与醋酸作用生成含生物硷的醋酸盐,提高了在水中的溶解度,易于吸收,从而增强了疗效。再如黄连为清热燥湿药物,其性苦寒,经过不同炮炙方法与不同辅料进行炮制后疗效各异,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此详细叙述:“为治火之主药,治本脏之火,则生用之;治肝胆之实火,以猪胆汁浸炒;治肝胆之虚火,则以醋浸炒;治上焦之火,则以酒炒;治中焦之火,则以姜汁炒;治下焦之火,则以盐水或朴硝炒;治气分湿热之火,则以茱萸汤浸炒;治食积之火,则以黄土炒。诸法不独为之引导,盖辛热能制其苦寒,成寒能制其燥性,在用者详酌之”。其炮制法用现代科学分析也有一定的科学道理,至今仍有较大参考价值。 3.3蒸、煮、蝉法:蒸法又有清蒸、加辅料蒸等,煮法有水煮或加辅料煮等,如苦杏仁止咳定喘的主要成份是苦杏仁甙的水解产物氢氨酸,但苦杏仁含有易使苦杏仁甙酶解的活性酶,在酶的作用下,苦杏仁甙酶解成杏仁腈,并分解成氢氰酸和苯甲醛而挥发失效。当苦杏仁经采用传统的蝉、蒸、煮等方法处理后,使促进苦杏仁甙水解的酶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上述反应就难以进行,从而增强了苦杏仁甙的稳定性,利于贮藏,保存药效。 4“炒炭存性”饮片质量影响临床疗效 中药饮片经炒炭后治疗疾病已有千年的历史,炒炭的中药饮片已增至70多种。饮片炒炭是一项传统炮制制药技术,多数中药经炒炭后,除了明显的止血作用外,更是突出改变了饮片某方面的专一疗效。药物制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如止血类药物地榆、大蓟等制炭后,不仅保存其原有的止血功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lmm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