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毕业论文--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在脑转移瘤治疗中的作用.doc

医学毕业论文--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在脑转移瘤治疗中的作用.doc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学毕业论文--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在脑转移瘤治疗中的作用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在脑转移瘤治疗中的作用 作者:王铁君 怀淑君1 侯吉光 刘忠山 张志良 贾晓晶 【摘要】 目的 比较全脑放疗(wholebrain Radiotherapy,WBRT)+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radiotherapy,SRT)和单纯WBRT对脑转移瘤的治疗效果,探讨脑转移瘤合适的治疗方法。方法 将经我院明确诊断的97例脑转移瘤患者(其中肺癌53例,乳腺癌21例,其他类型肿瘤共23例)分成WBRT+SRT组和单纯WBRT组。WBRT+SRT组在全脑常规放疗(36~40 Gy/3~4 w)后给予SRT,4~8 Gy/f,共3~6 f,2次/w。WBRT组在全脑常规放疗(36~40 Gy/3~4 w)后缩野到局部,加量至56~60 Gy/5~6 w。评价两组患者脑转移瘤的局部控制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WBRT+SRT组完全缓解率和部分缓解率分别达到了26.5%和49.0%,总有效率为75.5%,而WBRT组的完全缓解率和部分缓解率分别为16.7%和33.3%,总有效率为50.0%,二者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lt;0.05)。87例放疗前有明显神经功能障碍的患者中有78人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总的有效率为89.7%,而WBRT+SRT组有效率为91.1%,WBRT组有效率为88.1%,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gt;0.05)。在放射治疗过程中,WBRT+SRT组中有2例(4.1%)发生了神经系统功能障碍,WBRT组中有7例(14.6%)发生了放射性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WBRT+SRT组在脑转移瘤局部控制率方面优于WBRT组,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WBRT组。WBRT+SRT或许是脑转移瘤比较有优势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全脑放疗;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脑转移瘤  恶性肿瘤的脑转移已经成为临床治疗中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据统计有大约25%的肿瘤患者的死因与脑转移相关〔1〕。手术切除被认为是脑转移瘤首选的治疗方式,但是手术治疗的限制较多。全脑放疗(WBRT)亦是脑转移瘤有效的治疗手段,但是由于暴露在射线下的正常脑组织体积过大,给予的剂量往往不足,疗效往往不令人满意。同时,脑转移瘤靶区边界一般比较清楚,通过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T)可以使剂量尽可能的集中在肿瘤区域,而对周围正常脑组织的影响较小。国外一些研究者报道称手术切除和SRT均能有效提高脑转移瘤的治疗效果〔2~5〕。本研究旨在比较WBRT+SRT与WBRT对脑转移瘤局部控制率的作用并进行毒副作用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8年5月至2010年4月在我院经过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并通过头部CT或MRI确诊为脑转移瘤的患者97例,其中肺癌53例,乳腺癌21例,其他类型肿瘤共23例(包括食管癌8例,胃癌6例,肝癌5例,鼻咽癌2例,黑色素瘤2例)。所有脑部病灶均lt;5 cm,个数≤5个。将患者分为WBRT+SRT组和WBRT组两组,其中WBRT+SRT组49例,WBRT组48例(患者具体的临床特征见表1)。所有参与这项临床研究的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1.2.1 WBRT+SRT组 采用左右平行对穿野进行全脑照射:6MV电子线,36~40 Gy/3~4 w,WBRT后根据患者情况休息2 w或紧接着进行SRT。制作X刀专用头罩,患者仰卧于模拟定位机上,64排螺旋CT进行2 mm层厚的连续增强扫描。将图像传输到X刀治疗计划系统(拓能TPS),参考MRI T1加权像肿瘤大小在CT定位片上勾画靶区,在GTV边界外放1~2 mm定为CTV,要求90%等剂量曲线包含CTV。采用等中心非共面旋转照射,4~8 Gy/f,共3~6 f,2次/w,每次放疗设4~6个非共面野。   1.2.2 WBRT组 采用左右平行对穿野进行全脑照射:6MV电子线,36~40 Gy/3~4 w,然后根据肿瘤情况缩野到局部,加量至56~60 Gy,共5~6 w。表1 脑转移瘤患者的临床基本特点   1.3 疗效评价   1.3.1 局部控制率 放疗结束后2个月,随访头部CT或MRI以评价肿瘤的治疗效果。可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进展(PD)〔6〕。完全缓解定义为临床和影像学证据完全消失;部分缓解为CT或MRI上病灶的最大径及最大垂直径的乘积减少50%以上;稳定定义为转移淋巴结的最大垂直直径缩小lt;50%或增大lt;25%。进展定义为淋巴结的最大径和最大垂直径乘积增大超过25%或出现新的转移灶。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为有效;稳定和进展为无效。   1.3.2 毒副作用 放疗过程中的急性毒性反应包括恶心、呕吐、头痛、脑水肿、疲劳、乏力等;晚期反应包括局部损伤、坏死的出现,精神神经症状的加重等。   1.4 统

文档评论(0)

almm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