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医科大学教学科研系列 专业技术岗位设置与聘用实施细则.doc

安徽医科大学教学科研系列 专业技术岗位设置与聘用实施细则.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安徽医科大学教学科研系列 专业技术岗位设置与聘用实施细则

安徽医科大学教学科研系列 专业技术岗位设置与聘用实施细则 岗位设置 第一条 为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流动有序的教学科研队伍,根据《安徽医科大学岗位设置与实施方案》制定本实施细则。本细则所称教学科研系列专业技术岗位是指具有高等学校教师资格,承担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职责,并具有相应能力水平要求的专业技术职务岗位。 第二条 岗位设置原则 一、 按需设岗,岗位与职责对应。要根据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需要,以实际承担的教学、科研等工作任务为依据,做到有利于学科发展和学术梯队的建设,有利于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人才强校战略总体目标的实现,按照安徽省对高等学校教学科研系列岗位设置要求,结合学校实际需要设置。 二、 宏观调控、分类指导、分级管理。在学校总体岗位数内,根据各教学科研单位的规模、任务,对岗位实行总量、结构比例和等级控制,既保证重点学科及学位点建设的要求,又兼顾公共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的需要。 三、 工作业绩与资历贡献相结合。强化业绩导向,形成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激励机制,同时兼顾资历和历史贡献,鼓励以老带新。 四、个人发展与团队建设相结合。提倡和鼓励教学科研人员把个人目标和团队建设目标结合起来,建立和完善既激励个人奋发进取,又激励学术团队提升整体学术水平的体制和机制。 第三条 各教学科研单位,按照学校核准的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等级,结合本单位工作需要,自主设置具体工作岗位。 第四条 岗位等级设置 一、 教学科研岗位等级设十二级,具体设置为:高级岗位分7个等级,其中正高级岗位分为一至四级,副高级岗位分为五至七级;中级岗位分3个等级,即八至十级;初级岗位分2个等级,即十一至十二级。 二、 教学科研岗位名称及对应岗位等级 (一)正高级岗位名称为教授(研究员)一级岗位、教授(研究员)二级岗位、教授(研究员)三级岗位、教授(研究员)四级岗位,分别对应一至四级专业技术岗位; (二)副高级岗位名称为副教授(副研究员)一级岗位、副教授(副研究员)二级岗位、副教授(副研究员)三级岗位,分别对应五至七级专业技术岗位; (三)中级岗位名称为讲师(助理研究员)一级岗位、讲师(助理研究员)二级岗位、讲师(助理研究员)三级岗位,分别对应八至十级专业技术岗位; (四)初级岗位名称为助教(研究实习员)一级岗位、助教(研究实习员)二级岗位,分别对应十一、十二级专业技术岗位; 三、特设岗位:特设岗位主要是为聘用急需的高层次人才而设立的,是非常设岗位。首次不设特设岗位,今后可根据工作需要按照管理权限申报设置。 特设岗位不受学校岗位总量、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限制,在完成工作任务后,按管理权限予以核销。 第五条 岗位数量 一、根据《高等学校岗位设置指导意见》(国人部发[2007]59号)、《安徽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皖办发[2008]17号)、《关于省直事业单位实施岗位设置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皖人社秘[2010]69号)、教育厅《关于做好省属高等学校和中专学校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的通知》(教人[2009]6号)等文件精,结合学校编制总量和现有教学科研人员总量等因素,确定教学科研岗位总量为693个,占学校岗位总量的60%,占学校专业技术岗位总量的80%。 二、各教学科研单位教学科研岗位数 首次聘用,以各教学科研单位现有教学、科研人员数确定,待重新核编后再按照新的编制数确定。 第六条 岗位等级的结构比例 一、 全校教学科研岗位结构比例 (一)根据安徽省人事厅《关于印发安徽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控制比例(试行)的通知》(皖人办发[2009]56号)和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省直事业单位实施岗位设置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皖人社秘[2010]69号)文件精神,结合学校现有教学科研人员情况,确定我校教授(研究员)、副教授(副研究员)、讲师(助理研究员)、助教(研究实习员)的结构比例为:16:30:45:9。 (二)教授(研究员)二级岗位、三级岗位、四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为1:3:6;副教授(副研究员)一级岗位,二级岗位,三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为2:4:4;讲师(助理研究员)一级岗位,二级岗位,三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为3:4:3;助教(研究实习员)一级岗位,二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为5:5。 二、各教学科研单位的教学科研岗位结构比例 (一)教学科研岗位中的高级、中级、初级的基本结构比例根据省控制比例结合现有人员结构情况核定。 (二)各教学科研单位根据学校核定的教学科研岗位数,结合学科发展规划,将岗位设置到二级学科,并制定岗位说明书,明确岗位职责、聘用条件、聘用程序、考核内容等,报学校审批通过后执行。 (三)学校引进人才在第一个聘期内不占各单位教学科研岗位数。 第二章 教学科研岗位职责及任职条件 第七条 岗位职责

文档评论(0)

almm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