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胰是人体重要的消化腺,又是内分泌腺。外分泌部占大部分,由腺泡和排泄管组成,所分泌的胰液含淀粉酶、胰蛋白酶和脂酶,具有分解酷、蛋白质、脂肪的消化功能。 内分泌部为散在腺泡之间的细胞团索,叫胰岛,有两种细胞:甲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能促进糖原分解,使血糖升高。乙细胞最多,分泌胰岛素,有促进糖原合成、降低血糖的作用。 2. 生理功能 (1)脾主运化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的过程称为消化。消化后营养物质透过管壁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称吸收。 脾主运化含意有二: ①概念上指上述消化、吸收的全过程。吸收的营养物质被称之为“水谷精微”,是人类从事劳动、维持体温的能量来源,并为生长、发育、生殖提供新建和重建的原料,以及生成“气、血”的主要物质基础。所以中医学认为“脾为后天之本”和“气血生化之源”。 ②运化水湿,参与水的转运和排泄:水和无机盐可直接经肠壁吸收进入血循环供组织细胞利用,多余的部分经肾排出。 水和电解质的摄入和排出受神经一内分泌的调节,这一调节相当复杂,时时处于变化之中,而又始终保持着一定的动态平衡,中医学归于“脾主运化”功能。 因之,水、电解质平衡紊乱所致的浮肿,胸、腹水,痰饮,泄泻等,“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肠道和血管平滑肌受水谷精微的濡养,其管壁张力和收缩状态受副交感神经的调节、控制。 副交感神经功能偏亢,则肠管分泌增加,蠕动增强引起肠鸣、腹痛、腹泻。内脏血管平滑肌扩张,使回心血量减少,则出现头晕、目眩、血压下降。 副交感神经功能偏低时,则肠管张力低下,分泌液减少,肠蠕动减弱,临床出现纳差、腹胀、内脏下垂、脱肛。 上述种种表现,中医统称“脾失健运”。 (2)脾主肌肉、开窍于口、其荣在唇《素问集注·五脏生成篇》注解说:“脾乃仓察(米仓之意)之官,主运化水谷之精,生养肌肉;脾开窍于口,故荣在唇。” 脾的运化功能强健,输送营养充足,则肌肉丰满、轻劲有力、知饥欲食、口唇红润光泽;反之,则肌肉消瘦乏力、不思饮食、口淡无味、唇色淡白或萎黄不泽。 (3)脾主统血,统是统摄、控制之意。现代医学理解如下: ①脾在胚胎期是主要造血器官,在胚胎4个月后骨髓才取而代之,但脾终身保持造淋巴细胞的功能。出生后,在某些病理情况下,又可恢复造血功能。 ②脾是衰老红细胞和血小板的主要破坏场所。 脾的功能正常是维持红细胞、血小板正常值的重要环节。 血小板是保持血管内皮完整性、促进止血和凝血作用的重要血液成分。 当脾功能亢进或淋巴细胞产生抗血小板抗体(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瘫、系统性红斑狠疮)时,血小板数量、质量减少,临床上则出现皮肤、粘膜疲斑、鼻衄(nv4)、酿血、月经过多等血溢脉外症候,中医称为“脾失统摄功能。” ③脾窦是个血库,可贮存和调节全身血量,中医称为“脾裹血’,《医林绳墨》说:“脾裹血,若脾无所裹,则肝无所藏,心无所主。”说明“肝藏血”以“脾裹血”为先决条件。 (四)肺 1. 形态结构 《灵枢·九针篇》说:“肺者,五脏六腑之盖也。”《医学入门·肺脏赋》说:“形似人肩,又如磐(古乐器)。”“肺系有二:一系上通喉咙·····一系自心入肺两大叶间。” 《类经图翼》说:“肺叶白莹……虚如蜂窝,下无透窍,吸之则满,呼之则虚。”其位置、形态、结构的描述与西医的肺基本一致。 具体说:肺左右各一,位于纵隔两侧,呈圆锥形。其动、静脉构成的肺循环和喉、气管、支气管树所构成的上、下呼吸道合称为“肺系”。 肺由以亿计的肺泡所组成,其状如“蜂窝”,几个肺泡共同组成的肺泡囊是个盲端,肺泡表面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是气体交换的重要场所。 2. 生理功能 (1)肺主气,司呼吸肺主气包括两层含意: ①主呼吸之气,指的是现代医学的外呼吸。它包括肺通气(肺内与外界大气之间的气体交换)和肺换气(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两个过程。吸进的大气中的氧气,中医称为“清气”;呼出的二氧化碳称为“浊气”。故《类经图翼》说:“肺者生气之源·····一呼一吸,消息自然,司清浊之运化。” ②主一身之气,指现代医学的气体在血液中运输,中医称“通过心脉而布散全身”及内呼吸(血液与组织之间的气体交换)供给组织细胞以氧,并及时排出二氧化碳。各种营养物质在细胞内分解代谢供给能量和原料,必须经过完全的氧化,中医学将这二种能量物质称为“宗气”。宗气能“温润肌揍皮肤,温煦四肢百骸”,自然是理所当然的科学概括。不足时,少气息微、语音低微、身倦乏力,也就不难理解了。 (2)肺主肃降,通调水道肃降,即清肃下降的意思。 肺居胸中,位于上焦,其气以清肃下降为顺。现代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