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论孔雀东南飞的历史地位和价值.docVIP

【精选】论孔雀东南飞的历史地位和价值.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选】论孔雀东南飞的历史地位和价值

论《孔雀东南飞》的历史地位与文学价值 汉语言文学10级(1)班 李艳梅 学号:201021010128 内容摘要:《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乐府体的叙事长诗,被文学家称为“长诗之圣”,誉为上承风骚,下启唐宋的鸿篇巨制。 关键词:孔雀东南飞;历史地位;文学价值 一、反封建礼教和反封建伦理道德 [1]这就使得文学在内容上开拓了广阔的天地,在风格上展现出崭新的精神面貌。曹丕第一个把文学看作“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世” [2],这是过去从未有过的新现象。建安时代主要作家如曹操、曹丕、曹植、孔融等,大多具有离经叛道的反传统精神;封建传统治阶级尚且如此,在民间小市民阶层。儒家思想和封建礼教当然就更难维系人心。建安民歌,相当深刻的反映了这个动乱年代的社会现实,以及人民的生活思想和愿望。其实《孔雀东南飞》就是建安时代最辉煌的诗篇之一。 这首长诗叙述的是一出因封建宗法制度和封建礼教迫害而酿成的婚姻悲剧。主人翁刘兰芝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第一个具有鲜明反叛性格和强烈反抗精神的妇女形象。她美丽善良、聪明勤劳、性格刚烈,受过诗书教育却不愿意俯首帖耳任凭命运的摆布。她17岁嫁给焦仲卿,夫妻感情很好却不能获得焦母欢心。“鸡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 [3] 。从刘兰芝的自述中反映了她在家庭中处于被奴役,受压制的地位。封建礼教规定,妇有“七出”的条文,触犯了其中任何一条,夫家就可以把她谴回家,其中一条就是:”不顺父母,去。“兰芝知道自己早晚要被驱遣,与其被谴,不如自谴离去,焦仲卿尽管很爱兰芝,但是在焦母的逼迫下也不得不让兰芝离去。 那么,刘兰芝究竟是什么原因被休弃呢?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看待任何一个问题,都不能脱离一定的历史社会问题,都不能脱离一定的历史背景. 《孔雀东南飞》的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那么,我们就只能从汉代社会中去寻找刘兰芝无辜被休的真正原因.在儒家学者董仲舒的建议下,汉武帝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治国方略.由于社会现实的实际需要和通知阶级的大力提倡,儒家思想被尊奉到前所未有的独尊地位.当时儒家学说成了规范人们思想行为和处理日常事物的依据,这就自然而然地要影响到家庭和婚姻关系的各个方面,而当时在“休妻”这件事上最权威的“法律依据”莫过于儒家学说的“七出”之律,妇女只需犯有其中的一条,都可以被婆家合理合法的休弃. “七出”在儒家学说中又叫“七去”“七弃”,这是在那个妇女没有任何地位和尊严的男权社会中丈夫遗弃妻子的七种借口,也是为维护夫权而强加在妇女身上的七道枷锁. 刘兰芝回到母家不到过数日,当地的县令和太守就接踵而至,谴媒来为子求婚。刘兄为了高攀贵门,强迫兰芝再婚。在逼迫面前,刘兰芝既哀求也不屈服,表现得异常沉着、从容和果断。她对闻变赶来相会的焦仲卿说:“同是被逼迫,君尓妾亦然。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 [4]决心以一死来表示来反抗,维护坚贞的爱情。就在太守迎亲之夕,她“举身赴清池”,而焦仲卿也在事实教育下,冲破封建礼教豪不妥协的斗争精神。为什么一个体现封建妇女道德规范的妇女长期以来甚至到今天仍为人们?为什么从刘兰芝遵循“三从四德”的道德实践中,人们仍能感受到什么是善良、坚忍呢?我们认为,这也是刘兰芝人物形象的意义所在,是她独特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所在。《孔雀东南飞》呈现出来的婚姻形式蕴含的汉代婚姻制度,很大程度的对当今社会(尤其是广大农村家庭)的婚姻方式找到很好的契合点——注重礼、孝,这在婚姻的过程中占有着相当的地位。至今中国人对待“礼”“孝”的观念依然浓重,这肇端于先秦时期萌生两汉时成系统化的封建婚姻制度,在近现代婚姻文明的冲击中,其固有的礼仪程序、甚至其中所蕴含的某些精神最终以婚姻礼俗的形式保留下来,至今仍在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婚姻生活。建国以来学者们对古老礼俗的研究多是从民俗文化学的角度入手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从实用性的角度探讨《孔雀东南飞》的婚姻悲剧与汉代婚姻法律制度这方面目前尚不成熟,许多地方有待进一步的补充、完善。有人认为,由于刘兰芝嫁到焦家后没有生育,使焦家面临绝嗣的危险。因为在宗法制度森严的封建社会,最讲究的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妇女婚后不育,就理所当然地遭到婆家的嫌恶厌弃,因而刘兰芝终被休弃势所难免。然而,我思考再三,总感这一理由难以服众。其一,刘兰芝十七岁嫁到焦家(“十七为君妇”),和焦仲卿仅仅生活了两三年(“共事二三年”),这时她的年龄充其量二十来岁,据此就武断的认为她今后不会再生育是不合情理的,因为婚后好多年才生育的现象司空见惯,这应该是古人和今人都具备的生活常识。况且,新科技研究证明,生育也与男子有很大关系。其二,刘兰芝被休弃后,先后有县令、太守家走马灯似地遣人上门求婚,如果刘兰芝当时真的被断定不能再生育,像焦仲卿这样门第寻常

文档评论(0)

pfenejiarz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