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东省汕尾中学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
广东省汕尾中学09-1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一部分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4、7小题,共3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小题。
白居易,字乐天,太原人。幼聪慧绝人,襟怀宏放。年十五六时,袖文一篇,投著作郎吴人顾况。况能文,而性浮薄,后进文章无可意者。览居易文,不觉迎门礼遇,曰:“吾谓斯文遂绝,复得吾子矣!” 居易文辞富艳,尤精于诗笔。所著歌诗数十百篇,皆意存讽赋,箴时之病,补政之缺,而士君子多之,而往往流闻禁中。章武皇帝纳谏思理,渴闻谠言。二年十一月,召入翰林,为学士。三年五月,拜左拾遗。居易自以逢好文之主,非次拔擢,欲以生平所贮,仰酬恩造。
居易与河南元稹相善,同年登制举,交情隆厚。稹自监察御史谪为江陵府士曹掾,翰林学士李绛、崔群上前面论稹无罪。居易累疏切谏,疏入不报。上欲加河东王锷平章事。居易谏曰:“宰相是陛下辅臣,非贤良不能当此位。锷诛剥民财,以市恩泽,不可使四方之人谓陛下得王锷进奉,而与之宰相,深无益于圣朝。”乃止。
王承宗拒命,上令神策中尉吐突承璀为招讨使,谏官上章者十七八。居易面论,辞情切至。既而又请罢河北用兵,凡数千百言,皆人之难言者。上多听纳。唯谏承璀事切,上颇不悦,谓李绛曰:“白居易小子,是联拔擢致名位,而无礼于联,联实难奈!”绛对曰:“居易所以不避死亡之诛事无巨细必言者盖酬陛下特力拔擢耳非轻言也陛下欲开谏诤之路不宜阻居易言。”上曰:“卿言是也。”由是多见听纳。
(《旧唐书·列传第一百一十六》)
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年十五六时,袖文一篇 袖:名词作动词,袖中藏着。
B.箴时之病,补政之缺 病:弊端。
C.锷诛剥民财,以市恩泽 市:求得。
D.由是多见听纳 见:看见。
6.下列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居易文辞富艳,尤精于诗笔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B.欲以生平所贮,仰酬恩造 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
C.箴时之病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D.况能文,而性浮薄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7.下列六句话编为四组,都表现白居易勇于进谏的一项是( )(3分)
①箴时之病,补政之缺,而士君子多之②……论稹无罪。居易累疏切谏,疏入不报③欲以生平所贮,仰酬恩造。④居易面论,辞情切至。⑤既而又请罢河北用兵,凡数千百言,皆人之难言者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②④⑤ D.②③⑤
8.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顾况善于写文章,但生性浮薄,不满意后辈的文章,但对居易的文章却十分赞赏。
B.居易的文章,大都意存讽喻,针砭时弊,总是看到时代不足,当时士大夫觉得很多余。
C.皇上想要加封河东王锷为平章事,却因白居易的力谏而没有实行。
D.白居易心忧国事,多次上言进谏,皇上大多听讷,但对他进谏屈突承崔一事很不高兴。
第二部分
9.断句和翻译。
(1)为上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2分)
居易所以不避死亡之诛事无巨细必言者盖酬陛下特力拔擢耳非轻言也陛下欲开谏诤之路不宜阻居易言。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既而又请罢河北用兵,凡数千百言,皆人之难言者。
②居易累疏切谏,疏入不报。
10. 阅读下面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1)作者在诗中抒发了什么感情,请结合诗歌内容加以分析。(4分)
答:
(2)这首诗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选取其中一种,作具体分析。(4分)
答:
11.默写。(8分)
(1)亦欲以究天人之际, , 。
(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