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魏县第一中学 高二12月月考(语文).docVIP

河北省魏县第一中学 高二12月月考(语文).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河北省魏县第一中学 高二12月月考(语文).doc

河北省魏县第一中学高二12月月考 (语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和答题卡一并交回。试卷满分10分,考试时间0分钟。注意事项:1.开始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2.将答案填在相应的答题卡内,第卷(选择题 共分) 一(1分,每小题3分)? B.虽然这两件事情是在同一时间内发生的,但其影响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C. 张大民一家三代,十多年来和睦相处,互敬互爱,真可谓举案齐眉。 D.平民毕升对于世界文明的发展所作出伟大贡献。 B.“唐宋八大家”指“三苏”(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欧阳修、曾巩、韩愈、柳宗元。 C.我国文学史上向来“风骚”并称,“风”指以“国风”为代表的《诗经》,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骚”指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它是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 D.《史记》按体列可分为本纪、世家、列传;《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纪事体列的史书。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下列关于“伯格信件”的阐述,与原文意思不符合的一项是A .伯格信件是伯格等分子生物学家在美国科学院的支持下于1974年7月联名发表的一封建议信。 B .伯格信件提议在全世界范围内无条件禁止一切基因重组研究以避免可能导致的无法预知的后果。 C. 在伯格信件中,伯格等杰出科学家主动提出对他们从事并取得成果的领域的研究工作进行限制。 D .“伯格信件”这一科学史上的重大时间显示了那一代科学家巨大的道德勇气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7.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文章中称科学为一种新的“偶像”,这是对在欢呼中登上神坛的科学的批判。 B. DNA重组技术虽然具有革命意义,但也有可能给人类健康带来严重的后果。 C. 杰出的科学家主动停止了自己的科学研究,日益引起政府和公众的广泛关注。 D. 加州会议与会者一致认为,必须严格控制分子生物学革命产生的生物新类型。 8. 本文原标题为“科学反对他自己”,依据文章,对该标题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科学反对它自己并不意味着反对它的全部,而是反对它有悖于科学伦理的部分。 B. 只是限制那些有可能危害人类的科学研究,有赖于科学家的道德勇气与社会责任感。 C. 防止科学技术在运用中对人类造成危害,有赖于科学家的道德勇气与社会责任感。 D. 新科学反对旧科学,科学就是在不断否定过去的研究成果的过程中得到进步的。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1题 博陵李文博,性贞介鲠直,好学不倦。每读书至治乱得失,忠臣烈士,未尝不反复吟玩。开皇(隋文帝年号)中,为羽骑尉,特为吏部侍郎薛道衡所知,恒令在听事帷中披捡书史,并察己行事。若遇治政善事,即抄撰记录,如选用疏谬,即委之臧否。道衡每得其语,莫不欣然从之。后直秘书内省,典校坟籍,守道居贫,晏如也。虽衣食乏绝,而清操愈厉,不妄通宾客,恒以礼法自处,侪辈莫不敬惮焉。道衡知其贫,每延于家,给以资费。文博商略古今治政得失,如指诸掌,然无吏干。稍迁校书郎,后出为县丞,遂得下考,数岁不调整。道衡为司吏大夫,遇之于东都尚书省,甚嗟悯之,遂奏为从事。在洛下,曾诣房玄龄,相送于衢路。玄龄谓之曰:“公生平志尚,唯在正直,今既得为从事,故应有会素心。比来激浊扬清,所为多少?”文博遂奋臂厉声曰:“夫清其流者必洁其源,正其末者须端其本。今治源混乱,虽日免十贪郡守,亦何所益!”其瞽直疾恶,不知忌讳,皆此类也。于时朝政浸坏,人多赃贿,唯文博不改其操,论者以此贵之。 ——(选自《新唐书》) 9.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特为吏部侍郎薛道衡所知 知:了解 B. 后直秘书内省,典校坟籍 典:经典 C. 道衡知其贫,每延于家 延:邀请 D. 后出为县丞,遂得下考 下考:指下等的考核 10. 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李文博才识卓越,被人赏识的一组是( ) ① 道衡每得其语,莫不欣然从之。 ② 恒以礼法自处。 ③ 侪辈莫不敬惮焉。 ④ 商略古今治政得失,如指诸掌。 ⑤ 曾诣房玄龄,相送于衢路。 ⑥ 其瞽直疾恶,不知忌讳。 A. ②④⑤ B. ③⑤⑥ C. ①②⑥ D. ①④⑤ 11.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李文博性情耿直,清正廉洁,虽然很有才能,但是却没有当官的才干,因此外调做官几年都不能升职。 B. 文博开皇中为羽骑尉,常在所事帷中披检书史,由于办事很有才干,薛道衡非常器重他,立即提升他为校书郞。 C. 李文博的为人操守在当时来说是凤毛麟角,难能可贵的。 D. 李文博在与房玄龄道别时无所顾忌,敢于对朝廷直言批评。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