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河南省方城一高 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缺答案.doc
河南省方城一高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语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选择题1—13题,用铅笔在机读卡上把对应的信息点涂黑;其余各题写到答题卷指定位置。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2.选考题只选一题作答。考生只交答题卷。
第Ⅰ卷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曲肱(gōng) 有马十乘(shèng)
恶乎成名(wū) 自牖执其手(yǒu)
B.孝弟(tì) 酒馔(zhuàn) 木铎(yí) 一箪食(dān)
C.臭恶,不食(xiù) 诲人不倦(huǐ)
能近取譬(bì) 莞尔(wǎn)
D.怃然(wǔ) 杀鸡为黍而食之(shí)
喟然(kuì) 子哭之恸(tōng)
2、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
A. 莫春者,春服既成 B. 举直错诸枉
C. 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D. 闻斯行诸
3、选出下列加点词活用情况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 )
A.风乎舞雩 B.博我以文 C.饭疏食饮水 D.鼓瑟希,铿尔
4、下列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小人之过必文(掩饰) B. 过也,人皆见之(有了过错)
C. 可以语上也(语言) D.就有道而正焉(接近,靠近)
5、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意义、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其“恕”乎 ②尧舜其犹病诸
B.①天下之无道也久矣 ②不如丘之好学也
C.①仲尼岂贤于子乎 ②君子之于天下也
D.①歌而过孔子 ②富而可求也
6、选出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
①以吾一日长乎尔 ②摄乎大国之间 ③为国以礼 ④二三子以我为隐乎
A.①②同,③④同 B.①②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同
7、下面四副对联中不适用于孔子的一副是 :( )
A.至圣无域泽天下/盛德有范垂人间 B.万世文章祖/历代帝王师
C.先师功德垂青史/儒学精华照五洲 D.尊王言必称尧舜/忧世心同切孔颜
二’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论语》可以作为一本文学书看,里面有故事,有对话,有文章,用种种形式表达思想。在以简、帛作书的时代里,书面语言不能不简短;这书又是传闻记录,往往残缺不全;又是传授门人弟子的内部读物,许多口头讲授的话都省略了;因此,书中意义常不明白。自从汉代以来,孔门弟子所传手册《鲁论》《齐论》等编订成一书,最后又经政府颁布,成为识了字就要读的经书之一。一直到本世纪初废除八股科举,不用这书作考试题目来源以后的三四十年,《论语》仍旧是读书人最熟悉的。这样一部圣人之书是高高在上的经典,和不识字的多数老百姓的民俗心态应该是离得远了吧?事实并不是这样。不但书中有两千多年前的民俗,而且它成为家喻户晓的书,一直进入笑话、谜语,“雅俗共赏”了。教孩子读《论语》是从前私塾的普遍任务。因为书中充满了“子曰”,教书先生便被戏称为开“子曰铺”的。书中坚持的“三年之丧”守孝,成为历时两千多年的丧葬礼俗。书中有些话如“不亦乐乎”“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欲罢不能”“割鸡焉用牛刀”等等,被引用于庄重的或不庄重的上下文里,所以许多不识字的也知道孔圣人的话而且心态相通。
《论语》中称呼人,除用官名和谥号以外,单称“子”的都被认为是指孔子。称“子”加姓的除孔子外,有曾子,即曾参,有子,也称有若,两处提冉子,别处仍称冉有。此外,门人都称其“字”(号),如子路、子贡、子夏、子张及颜渊等。对有些人直呼其名而不加称呼,那是不受重视甚至受轻视的。这些不同称呼区别亲疏、尊卑、贵贱,正符合中国从上到下历来的习惯:不同称号表示不同关系,对方的不同地位,错不得。
孔子、有子、曾子依据人的社会地位,把妇女和小人排除在外,构成一个关系网,排成一个符号系统。对每一个符号的要求算是那个符号的意义。符合要求就可以戴符号,否则不算,这就是“正名”。这系统中的层次是由低而高,由小而大,由家而国而天下。每层各单位都有尊卑上下,在上者高于其他任何个人。天子等于天下,君等于国,父等于家。同姓的家合成族。家族是一体,荣则俱荣,灭则同灭。全族是一个人,一个人是全族,这不是孔子发明的。秦对商鞅,楚国对伍子胥的父亲,都是灭族。以后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