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十校联考测试试题.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三语文十校联考测试试题.doc

高三语文十校联考测试试题 考生注意: 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纸上将自己的姓名、编号等填写清楚。 2.所有试题的答案必须全部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一律不给分。答题时应注意试题题号和答题纸题号一一对应,不能错位。 3.本试卷共4页。满分l5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一、8分(一) 阅读下文,完成第l~6题。(18分) l.第(1)段中,强调“文化景观”的概念,其意义在于。(2分)2.第(2)段中的“横看”在文中的含义是。(2分)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德国人首先使用了“文化景观”这个词语,一度成为“地理”一词的代名词。 B.研究人类介入环境、运用环境、改造环境的方式,是文化地理最重要的课题。C.人类储存知识和传播知识的另外两大文本分别是指口头的文本和书写的文本。 D.文化景观既然具有文字的属性,那么人们阅读它时也肯定会受到语言的制约。 4.第(3)段中的划线句,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是(3分) 5.文章的结尾说:“‘人与景观’已成为人地关系中新的研究主题。”通观全文,请从两个层面概括出“人地关系中新的研究主题”的内容要点。(4分) (1);(2)6.选择一个你最熟悉的上海文化景观,并简要“解译”其内涵和意义。(4分) (二) 阅读下文,完成第7~12题。( 方[注] [注]本文是由摄影作品《前方》引发联想而写的“摄影散文”。文中“一辆破旧的汽车”、“坐在车上的人们”、“手托下巴”的男子都是摄影图片中的形象。 7.第(3)段描写动物大迁徙的宏大场面,其主要作用是(3分) (1) ;(2)。 8.根据文意,请你概括出人类离家远行的三个原因是(3分) (1) ;(2);(3)。 9.第(7)段划线句的表达效果是 。(2分) l0.第(9)段的“但在内心深处,许多人仍有无家可归的感觉,他们也在漫无尽头的路 。(2分) .下列对文章理解和赏析错误的两项是(6分) A.本文是一篇哲理散文,视角独特,立意新颖,充满了对人生的形而上的思考。 B.构成这篇散文最大的艺术魅力,是作者对人类心灵漂泊和流浪感的关怀与悲悯。C.“他们正在路上”指人生就是一次从生到死的旅行,谁都摆脱不了死亡的宿命。 D.第(8)段承上启下,过渡自然,完成了从联想又回到摄影作品的思维转换过程。 E.第(11)段大量引用古代诗歌中的思乡名句,表现了“人在路上”的愁苦和伤感。 F.开头和结尾都用了问句,表达出对人类精神渴望归依却又无所归依的理解与感喟。 12.综观全文,为什么说“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80字左右)(4分) (三) 填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任选5空)。(5分) [注:考生答题超过5空,按前5空顺序评分] 13.(1)青青子衿,。(《诗经。子衿》) (2),天山共色。从流飘荡,。(吴均 《与朱元思书》) (3)问君何能尔?。(陶渊明 《饮酒》) (4)千岩万转路不定,。(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 (5)天街小雨润如酥,。(韩愈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6)海上生明月,。(张九龄 《望月怀远》) (7)纵一苇之所如,。(苏轼 《前赤壁赋》) (四)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14~16题。(8分) 竹 枝 词 (其 九) 雨 过 山 村 刘禹锡 王 建 [注]①银钏:银手镯。②烧畲(sh):在春耕时节,把地里的草木烧成灰作肥料,然后播下种子。③ l4.在《竹枝词》中,能显示“春季时令”的词语是 。(1分)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刘诗和王诗都描述了自然美,诗中的欢愉之情与自然之景融为一体。 B.刘诗叙写了山民辛勤劳作的场景,王诗描绘出村姑浴蚕的生动画面。 C.两首诗的前两句均为写景,第三句转入叙事,笔墨凝练,语言质朴。 D.刘诗末旬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王诗末句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6.从运用“反衬”手法的角度,对《雨过山村》一诗进行赏析。(4分) (五) 阅读下文,完成第l7~2l题。(17分) 游媚笔泉记① 姚 鼐 桐城之西北,连山殆数百里,及县治而迤平。其将平也,两崖忽合,屏矗墉回,崭横若不可径。龙溪曲流,出乎其间。 以岁三月上旬,步循溪西入。积雨始霁,溪上大声然。十余里,旁多奇石、蕙草、松、枞、槐、枫、栗、橡,时有鸣②。溪有深潭,大石出潭中,若马浴起,振鬣宛首而顾其侣。援石而登,俯视溶云,鸟飞若坠。 复西循崖可二里,连石若重楼,翼乎临于溪右。或曰宋李公麟之“垂云③”也;或曰后人求公麟地不可识,被而名之。石罅生大树,荫数十人。前出平土,可布席坐。 南有泉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