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西瓜栽培.ppt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农学]西瓜栽培

第二章 西瓜育种研究 西瓜育种研究概况 我国在上世纪70年代后期,西瓜科研工作开始了较快的发展,从事西瓜科研工作的单位与人员大大增加,科研工作取得较大进展,先后培育出西瓜优良新品种60余个; 80年代中后期生产上西瓜杂种一代的普及率达90%以上。随着西瓜科研工作的需要,国家与各地政府的重视,西瓜种质资源的收集整理工作逐步开展; 到“十五”,国家种质资源库中保存的西瓜种质超过1 500份 上世纪90年代后,种质创新工作也逐步得到科技工作者重视,如湖南肖光辉进行外源DNA导入进行抗枯萎病材料的创新、北京许勇进行耐冷材料筛选研究、郑果所进行西瓜抗病毒材料的创新以及辽宁西瓜雌性系的选育等。 一. 西瓜的抗病育种 我国西瓜抗病育种工作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并以抗枯萎病育种为主要方向, 王鸣等对我国不同省市枯萎病菌株生理小种的分化和分布进行了探索。王燕华等对西瓜枯萎病苗期人工鉴定的接种方法、浸根孢子浓度、时间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是我国抗枯萎病育种的基础; 90年代初,郑抗、京抗、苏抗系列及西农8号等抗枯萎病新品种在生产中开始推广应用,得到良好的效果。但目前品种在生产中抗病表现仅达到中抗水平,品质也有待进一步提高,仍需继续研究。 二. 抗逆育种 随着西瓜周年供应格局的稳定,各地西瓜周年栽培或反季节栽培成为各地西瓜生产的重头戏,这样早春促成栽培中对西瓜耐冷、耐弱光、低温下坐果能力稳定性,秋延后抑制栽培环境,西瓜在高温、强光下花芽分化的密度、质量等正被相关研究单位重视,开展了相关专用品种的选育,但目前仍只是采用常规育种手段,而理论研究薄弱。如北京蔬菜中心在耐冷研究、中国农科院蔬菜所在秋延后条件下、花芽的分化的研究等。 三. 品质育种 西瓜品质包括口感品质与商品品质两个方面,口感品质中,中心糖度与糖度梯度是永恒的主题,这方面国内品种已经逐步赶上,但在稳定性上仍需加强,在西瓜风味及健康功能型品种的选育方面还应进一步研究———如高甜低糖品种、高番茄红素品种选育将对糖尿病人及人们的保健需求是一个好消息。 四. 生物技术与西瓜育种 生物技术的发展为植物育种效率的提高提供了可能,据报道,西瓜茎尖采用诱导培养,其产生4倍体的诱变率大大提高,同时可以在早期进行筛选,不受季节和场地限制,大大提高了育种的效率和速度。但小孢子培养在西瓜育种领域的应用尚未见报道。 在遗传转化方面,应用于西瓜育种的主要有农杆菌介导法、花粉管通道法、DNA浸胚法及子房注射法等,这对于根据人们意愿,快速改良西瓜种质提供可能,可以获得利用常规育种手段难以得到的新种质,是西瓜育种重要的新途径。分子标记技术对于提高选择的目的性和准确性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DNA分子指纹研究为西瓜F1代纯度鉴定开辟了快速高效的新途径,同时也为新品种的保护提供了技术保障和科学依据。 生物技术与西瓜育种 存在问题展望 西瓜新品种的推广因种子法的颁布不仅没有便捷,反而更加繁琐。法制意识淡薄与地方保护主义也使西瓜种子市场较为混乱; 应根据目前我国现有的生产方式进行专用品种的选育; 根据市场要求选育新、奇、特、优质品种,选育高甜低糖及高番茄红素等功能性品种; 加强育种的投入,加强生物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提高育种技术和水平 Thank you!! 西瓜栽培育种技术 主要内容 第一章 西瓜栽培生物学基础 第二章 西瓜育种研究 一、国内外地位 西瓜原产非洲南部, 4 000年前古埃及人就开始引种,16、17世纪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西瓜在我国已有千年的种植历史,是当今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1985年我国西瓜种植面积已达120万公顷,居世界第一位,2005年我国西瓜种植面积约占世界总面积55%,总产量3 500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70%以上。人均消费30千克,是世界人均的2倍,西瓜已成为我国具有国际竞争力和较大经济增长空间的重要园艺作物。 第一章 西瓜栽培生物学基础 Fig1. Watermelon cultivation distribution among different continents (%) Asia Europe Africa 60.1 11.4 5.5 5.4 America 图3 2003年我国西瓜栽培面积占世界栽培总面积的比重 219.9 二、生产的特点 1.经济价值高,栽培效益好 露地生产:700株/亩 700果,7斤 4900斤/亩 双膜覆盖:700株/亩 700果,7斤 4900斤/亩 棚室生产:700株/亩 700果,7斤 4900斤/亩 普通玉米 1200斤/亩 1470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kvdnd5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