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第一节温度 (共31张PPT)
3.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_________的规律制成的。 4.如图3所示,体温计的示数为_____℃。 图 3 热胀冷缩 36.9 5.如图4所示,有A、B、C、D四种测量水温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 图 4 A B C D B 第一节 温度 冷 温 凉 热 将两只手分别插入冷热水,过一会儿再同时插入温水感觉相同吗? 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自制温度计 在小瓶里装一些带颜色的水。给小瓶配一个橡皮塞,橡皮塞上插一根细玻璃管,使橡皮塞塞住瓶口。将小瓶放入热水中,观察细管中水柱的位置,然后再把小瓶放入冷水中,观察水柱的位置。 思考: 1、为什么放在热水中液面高,放到冷水中低?自制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 2、为什么要用小瓶? 减少瓶内液体可以减少对待测液体的影响,从而更准确地反映待测液体的温度。 3、为什么要用细管? 放大液体的体积变化效果。 实验用温度计的构造 玻璃管 玻璃泡 刻度 液柱 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 0℃ 冰水混合物 沸腾的水 100℃ 把沸水的温度 规定为100℃ 将0℃——100℃均分为100等份,每份为1℃ 2.摄氏温度的规定 读出下列温度: 1、水的沸点是100℃ 2、水的凝固点是0℃ 3、人的正常体温是37℃ 4、温度的最低值—— 绝对零度是-273.15 ℃ 100摄氏度 0摄氏度 37摄氏度 零下273.15摄氏度 或负273.15摄氏度 计温体 表暑寒 实验温度计 3.温度计的种类 煤油温度计 水银温度计 电子体温计 水银体温计 项目 实验室温度计 体温计 寒暑表 构造 原理 单位 三种温度计的相同点 都是由玻璃外壳、毛细管、玻璃泡、液体、刻度等组成 液体的热胀冷缩 摄氏度 三种温度计的不同点 项目 实验用温度计 体温计 寒暑表 测量范围 分度值 用途 构造 玻璃泡内 的液体 -20℃ — 100℃ 35℃— 42℃ -25℃—50℃ 1℃ 0.1℃ 1℃ 实验用 测体温 测气温 无缩口 有缩口 无缩口 煤油 水银 酒精 想想议议 将测不出温度 使用温度计前应注意量程! 温度计里的液体可能将温度计胀破 ! 能否用它来测量200摄氏度的液体的温度呢? 如果用它来测量零下30摄氏度的液体的温度又会怎样呢? 100℃ 100℃ 0℃ 0℃ 最高温度值? 最低温度值? ℃ 120 11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0 -20 -30 最小分度值? 认清量程和分度值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看:看清它的 、 、 。 放:玻璃泡不能碰到 或 玻璃泡 要 浸在被测液体; 读:要等示数 后再读数; 玻璃泡要继续 被测液体中; 视线要与 相平。 量程 分度值 零刻线 容器底 容器壁 留在 稳定 全部 液柱的上表面 下列用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碰容器壁 碰容器底 未全浸入 偏大 偏小 正确 下面那种读数正确?为什么? 甲 乙 丙 (俯视) (仰视) (平视) 20 10 0 记作: 读作: 12℃ 12摄氏度 0 10 负4摄氏度 或零下4摄氏度 -4 ℃ 读作: 记作: 体温计的特殊结构 为了使离开人体的体温计的读数仍然能够代表体温,必须作出特殊的设计! 细缩口 水银膨胀能 缩口升到直管内。 测体温时 体温计离开人体,水银遇冷收缩,直管内水银来不及退回玻璃泡就在缩口处 ,故仍然指示原来的温度。 读体温时 使用体温计前要往下用力甩几下。 ! 缩口 通过 断开 4、体温计 自然界的一些温度/ ℃ 压力锅内最高水温120℃ 我国最高气温47.8℃ 人的正常体温37℃ 我国最低气温-52.3℃ 练习 1、常用液体温度计是根据 性质制成的,摄氏温度是把 的温度规定为0 ℃,把1标准大气压下 的温度规定为100℃,在0 ℃和100℃之间分成 等份,每一等份为 。 液体的热胀冷缩 冰水混合物 沸水 100 1℃ 2、80摄氏度写作 , -2 ℃ 读作 。 80℃ 负2摄氏度或零下2摄氏度 0 ℃ 5 5 70 80 ℃ ℃ 37 38 A B C 3、下图所示三个温度计的示数分别为: A( ) B(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1.2 运动的描述 (共25张PPT).ppt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27PPT).ppt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4.1 光的直线传播 (共29张PPT).ppt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4.2 光的反射 课件(41张) (共41张PPT).ppt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4.2 光的反射 (共45张PPT).ppt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2.2 声音的特性 课件(49张) (共49张PPT).ppt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3.4升华和凝华 课件ppt(共48张PPT).ppt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4.4 光的折射 课件(28张) (共28张PPT).ppt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4.3平面镜成像课件 (共17张PPT).ppt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4.3 平面镜成像 课件(38张) (共38张PPT).ppt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 第1节 《温度》 课件 (共25张PPT).ppt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 第1节 《温度》 课件 (共45张PPT).ppt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4.5光的色散 课件(23张) (共23张PPT).ppt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章 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 课件 (共19张PPT).ppt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第四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 课件 (共23张PPT).ppt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 第四节 升华和凝华 课件 (共30张PPT).ppt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 第2节 光的反射 课件 (共22张PPT).ppt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第1节 质量 课件 (共41张PPT).ppt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6.3测量物质的密度 课件(36张) (共36张PPT).ppt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第4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课件 (共27张PPT).ppt
文档评论(0)